經濟活動有乙隻“看不見的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是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中提出的乙個比喻,指的是不受外力干擾的**機制和市場機制,即: 國家的收入、產出、就業等,隨著人們的情緒和期望而出現週期性波動,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比如,當人們預期經濟好轉時,會擴大產能,慢慢變得供過於求,庫存過剩,然後開始去庫存,經濟開始下滑,企業開始減產。 在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經濟在季節更替、潮起潮落等波動中向前發展,形成一輪又一輪的經濟週期。
“看不見的手”是早期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體現,它認為市場是無所不能的,不干預經濟,對市場採取自由放任的原則,極大地促進了早期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發展。 但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當大蕭條席捲資本主義世界時,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人們失去了大量工作,生活水平急劇下降,自由市場經濟的神話破滅了,“看不見的手”似乎失靈了。
人們發現,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無法維持經濟的持續繁榮,依靠市場本身走出蕭條,走向復甦,需要很長的時間,於是一位名叫凱恩斯的英國人站出來,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國家應該用財政政策來干預和調節經濟, 這就是著名的“凱恩斯主義”理論,即中央銀行控制貨幣數量,提高利率、降息等手段,用“看得見的手”來對抗那只看不見的手”。
例如,當經濟過熱時,央行會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脹; 當經濟衰退時,央行會降息,釋放流動性並刺激經濟好轉。 羅斯福 1933 年的新政是這只“看得見的手”的產物,它幫助美國擺脫了大蕭條並繼續繁榮至今。 但需要警惕的是,“看得見的手”在一些新興經濟體經常被濫用,“看得見的手”已經變成了“閒置的手”,如果不加以約束和約束,必然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在“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形成了四大經濟週期,即:衰退、復甦、過熱和滯脹。 為了與之抗衡,央行伸出乙隻“看得見的手”,在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的作用下,形成了四大金融週期,即:寬鬆貨幣和緊縮信貸、寬鬆貨幣和寬鬆信貸、緊縮貨幣和寬鬆信貸、緊縮貨幣和緊縮信貸。
對於投資者來說,能夠識別和定位週期可以把握市場脈搏,提高我們投資決策的勝率。 了解週期,就相當於手裡有一張導航圖,時刻知道你下一步該往哪裡走,比如在寬貨幣週期投資債券,投資寬信用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