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食品品牌“海霸王”的豬肉餃子,居然是用雞鴨皮做的!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披露了乙份行政處罰資訊,海霸王(汕頭)食品***以下簡稱“海霸王”)“豬肉餃子”中雞肉或鴨皮含量高於豬肉,因虛假宣傳被罰款50萬元。
1月10日,《羊城晚報》記者聯絡了海霸王作為消費者。 對方表示,事件發生在2020年,之前貼錯標籤,後來標籤被下架,把“豬肉餃子”改成了“肉餃子”。 然而,記者的進一步調查發現,事情並沒有貼錯標籤那麼簡單。
為了降低成本,鴨皮代替豬肉做餃子。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2022年1月7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位於長寧區長寧路1018號龍之夢購物中心B1層的家樂福超市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超市冷凍餃子區銷售海霸王出產的海霸王品牌“海霸王(精選時令蔬菜)家田下餃子白菜豬肉”等產品, 其產品名稱為“白菜豬肉餃子”,但豬肉含量在配料表中所佔比例很小。雙方涉嫌對其產品進行誤導性宣告。 2022年1月27日,該局依法對當事人立案調查。
經調查,自2020年11月以來,受豬肉**大幅上漲影響,為降低原料成本,各方已將“海霸王家田下白菜豬肉餃子500g”等19款速凍餃子中豬肉配料含量大幅降低至3款78%-10.45%,且上述產品配料中雞肉或鴨皮的含量高於豬肉,導致豬肉不是上述餃子餡料配料中的主要成分。
為了獲得競爭優勢,海霸王自行設計生產產品包裝,並在上述19款速凍餃子產品的外包裝上用醒目的字型標註“海霸王豬肉餃子”字樣作為產品名稱,以宣傳產品特性。 案發時,海霸王通過上海分公司向江浙滬等地的超市等銷售產品,共銷售上述型號速凍餃子141件90000包,總銷售額約686元60,000元。
該局認為,速凍餃子產品的成分是產品的主要特性,產品名稱是描述產品並為消費者提供產品特性知識和知識的重要資訊。 根據該局對市面上其他速凍餃子產品的調查,速凍餃子行業的經營者通常以速凍餃子的主要餡料和配料作為產品名稱。 這種做法使消費者對產品名稱中有關主要成分的資訊具有高度的信任度,也是消費者選擇產品的重要因素。
海霸王銷售的上述19款餃子產品的雞肉含量遠高於豬肉,其中11款餃子的豬肉含量甚至低於鴨皮。 明知豬肉不是上述產品的主要餡料,海霸王仍以“海霸王豬肉餃子”作為產品名稱,海霸王主觀上有誤導消費者的意圖。 產品外包裝上的“海霸王豬肉餃子”等產品名稱,標有醒目的大字型,客觀上足以誤導消費者以為豬肉是上述速凍餃子產品的主要填充成分,進而導致誤購。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海霸王為提高產品競爭力,獲得競爭優勢,使用產品名稱虛假宣傳產品特性,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不得對業績進行虛假或者誤導性的商業宣傳, 其商品的功能、質量、銷售狀況、使用者評價、榮譽等,以欺騙和誤導消費者“,遂決定處以50萬元罰款。
銷售情況不佳,超市陳列的越來越少。
1月10日,記者走訪廣州市場了解情況。 在天河區一家大型超市的速凍食品區,十幾個大冰櫃裡擺滿了餃子、餛飩、包子、手指蛋糕等速凍食品。 據銷售人員介紹,超市的速凍食品銷售情況不錯,品牌和種類都非常齊全。 記者查了一下發現,光是餃子和餛飩就佔據了五六個冰櫃,主要品牌有灣仔碼頭、賽尼爾、三全、元記、和威、海霸王等。
經過反覆查驗,記者在超市出售的餃子中發現了兩款海霸王產品,分別是海霸王嘉天霞三仙餃子和海霸王嘉天霞玉公尺豬肉餃子。 銷售人員透露,海霸旺的產品前兩年賣得不錯,但現在賣得不好,展示面積越來越小。
從**方面來看,餡料名稱相同的餃子,海霸王產品更便宜。 比如世界上三個鮮餃子都在打折,原價是348元規格12公斤餃子,打折後,只有21個8元,同型別的產品要三四十元。
針對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海霸王客服表示,是因為標籤貼錯了,“豬肉餃子”已經改成了“肉餃子”。 不過,記者在逛超市時,並沒有看到“肉餃”產品,產品名稱通常有白菜豬肉餃子、牛肉餃子、蘑菇豬肉餃子等。 記者在檢視配料表時,沒有發現任何品牌的餃子以鴨肉為原料,包括出售的海霸王餃子。
最終,記者在**中找到了海霸王客服所說的“肉餃”。 該產品有多個類別,如海霸王佳天峽的“韭菜肉餡”和“蘑菇肉餡”。 然而,在配料表中沒有找到鴨肉。
有美食博主表示,鴨肉通常不用來做餡料,因為鴨肉很粗糙,處理不好會有土味。 然而,鴨肉**價格低廉或被個別企業採用。 記者在某超市看到,冷凍的“半隻鴨子”標有每斤不到10元的單價。
10日,《羊城晚報》記者也聯絡了海霸王汕頭公司,透露了自己的身份接受採訪。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已經處理完畢,但未對海霸王餃子是否還加鴨肉等現狀作出回應。 隨即,對方結束通話了**。
巧合的是,牛肉丸中的豬肉最多。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海霸王的處罰主要原因是,鴨肉是一種叫做豬肉餃子的產品的主要成分,這會導致消費者誤購。 記者調查發現,“羊頭上賣狗肉”的情況似乎也出現在海霸王的牛肉丸製品中。
在調查中,不少消費者表示,海霸王產品的質量和口感都很差,尤其無法接受雞肉在牛肉丸料表中排名第一的情況。 “(吃)軟軟的,趴著,你只能說你得到了你付出的代價。 一位購買過海霸王牛肉丸的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爆料**。
記者在逛超市時,發現了乙個“海霸撒尿牛肉球”。 本產品配料表中標註的配料為豬肉、牛肉、雞肉、鴨肉、飲用水等。 其中,牛肉的主要成分佔產品淨質量分數的8%以上。
隔壁冰櫃裡另乙個牌子的撒尿牛肉丸的配料表顯示:牛肉、豬肉、雞肉、水等,並明確標明牛肉含量大於等於25%,豬肉大於等於15%,雞肉大於等於12%。
據了解,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識通則》(GB 7718-2011)(以下簡稱《通則》)對預包裝食品的名稱和配料作了明確規定。 《通則》提到,各種配料應按食品製造或加工過程中新增量的降序排列; 不超過2%的成分可以按降序新增。 也就是說,在成分表中排名第一的成分是產品中含量最高的成分。 根據海王撒尿牛肉丸的配料表,豬肉的配料含量最高。
關於食物名稱,《通則》指出,反映食物真實屬性的特別名稱應清楚標示在食物標籤的顯眼位置。 “不仔細看,真不知道裡面有這些門口,既然豬肉配料先來,就應該叫撒尿豬肉丸子。 一位正在購買火鍋食材的消費者質疑海霸王撒尿牛肉丸。
誠信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對於海霸王事件,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作為汕頭人,每年冬至時分,全家人都會買海霸王的芝麻飯糰,這是汕頭人對老牌子的一種信任。 “我覺得這個品牌在汕頭甚至廣東都有廣泛的受眾。 他表示,希望海霸王能用心管理好“粵語品牌”招牌,認真做好產品,不辜負消費者的信賴。
目前,記者已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了上述情況。
領海霸王曾多次被罰款。
記者梳理發現,海霸王產品早在2016年就被發現存在類似問題。 當年,成都海霸王食品被認定使用鴨脖皮、冷凍雜油等原料生產牛肉丸、蝦餃作為牛肉蝦肉等原料,被罰款40分44萬元。
2022年,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某電商平台購買了一批魚丸,發現產品成分大部分是“魚糜”或“冷凍魚糜”,而“海霸王爆裂果肉小魚丸”的主要成分是“雞肉”。 此外,海霸王蝦味餃子被抽樣,發現過氧化值超標。
天眼查APP顯示,海霸王(汕頭)食品***成立於1994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莊宗林,註冊資本約19億元,業務範圍包括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冷凍食品、水產品市場運營等,由英屬開曼群島商業海霸國際集團全資擁有。
文字、圖片 |記者 吳山 詹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