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方面軍改組而來的120師,在幹部配置上面臨獨特的挑戰。 紅二方面軍是由紅軍合併而成的,所以第120師的幹部大部分來自紅軍,但也有原紅一軍的重量級人物。
這種不同根據地、不同單位幹部的組成,使第120師形成了三座“山”,如何平衡每一座“山”,成為配置幹部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雖然在成立時,120部門只有14萬人,是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中最小的乙個,但他們在保衛陝甘寧邊境地區的任務中表現出了良好的實力,是八路軍的重要成員。
在最初的紅色中。
第二軍團和第六軍團相遇時,由於西征損失慘重,紅六軍團的人員明顯少於紅二軍團。 但是,紅六軍保留了大量的幹部,因此在紅二方面軍幹部中所佔的比例較大。
在核心決策層面,除了洪湖蘇區紅二軍首領**、關向英外,任必士、肖克、李達都是湖南蘇區、蘇區紅六軍首領。
從組織上講,任碧石是紅二方面軍的核心,但**是事實上的靈魂人物。 第120師成立時,**被任命為師長,肖克為副師長,他們是紅二方面軍的首長和副總司令,代表紅二軍和紅六軍。
按照這個邏輯,紅二方面軍原首長、副政委,應該是畢石、關向英擔任第120師的首任、副政委。 不過,任弼擔任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的重要職務,並沒有隨120師出門,於是關向英就成了師政治訓練室主任,實際上是政委。
接受改組時,必須按照蔣介石的編制分配幹部。
李達原定擔任師長,但被調到第129師,第120師的參謀長變成了週時帝,他不是空降兵,而是西軍參謀長李達被調走後被選為紅二方面軍參謀長, 後改編為八路軍,任第120師參謀長。
週時帝是南昌起義的參與者,雖然在革命期間有過一段時間的超脫,但他在紅軍大學任教,並在長征期間隨隊。
他雖然在重要領導崗位上經驗較少,但曾經是黃埔一期畢業的北伐大名將,其他人都曾是他的部下。 因此,他擔任120師的參謀長是完全合理的。
在120師團,關翔應該是政治訓練室主任,所以政治訓練室副主任應該是原紅六軍團政委。 然而,**去了359旅擔任副旅長,並轉型為軍事幹部。
因此,政治訓練辦公室主任一職由原紅軍第六兵團政治部主任、紅軍第二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甘思琪擔任。
359旅717團連級以上幹部合影,其中李泉、陳外歐、閆福生、劉轉連、**第一排右起在120師政治部擔任要職,黃新元是紅二軍保衛局局長, 張平華是紅二方面軍宣傳部長,陳希雲是紅六軍人,是紅二方面軍補給部部長,劉雲生是紅二方面軍衛生部政委。
儘管他們在解放後離開了軍隊系統,去了地方職位,但他們仍然有資格獲得少將軍銜。 第120師團下設第358旅和第359旅兩個旅,第358旅主要由紅軍第2軍團演化而來,第359旅主要由第6軍團組成。
*在勝利慶典上與120師幹部共進晚餐,旅長陸東昇原本被任命,他是特種部的一員,曾護送**到湘西結識,後來成為紅二軍主師師長。
然而,呂東昇並沒有到崗,因為他曾就讀於康大學,在蘇聯伏龍芝軍校學習,副旅長張宗勳**旅長。 呂東昇沒有上任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有人指責第二方面軍有嚴重的“軍閥作風”,矛頭指向**,呂東昇對此不滿,理有據,結果被扣留。
組織送他出國留學,不僅是為了培養人才,也是為了讓他遠離是非之地,這其實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另一種說法是,一直被詬病為“軍閥式”的紅二方面軍,主要集中在長期脫離總司令部領導,十分獨立的第二軍團,難免會有“家長式”的作風。
三大主力聯手後,紅一方面軍部分幹部不滿紅四方面軍的“軍閥作風”,多次公開批評紅四方面軍。
紅軍三位老將張宗勳、李景權、陳伯鈞三人有著共同的經歷。 他們在秋收起義後加入紅軍,在紅一軍、紅四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三大主力部隊擔任要職,足跡遍布整個紅軍時期。
解放戰爭期間,張宗勳與***共同領導的第120師共轄4個旅長、副旅長,其中**來自原紅二方面軍,其餘3個來自第一軍。
這是董事長一貫倡導的“萬湖四海”原則的具體體現。 在紅軍改組為八路軍的過程中,這一方針也得到了有效的貫徹和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