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老黨員幹部用親身經歷解讀黨的群眾路線。
當年他們就這樣下到基層了!
學習弘揚“四個基層單位”,是新時代第二批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 日前,記者採訪了多位省內離退休的老黨員幹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四基層”的發展提供了一面鏡子,走黨的群眾路線。
你不能在辦公室裡寫一篇好文章”。
蘇州農老爺子“——這是蘇州市農業農村局退休老同志江勁的微信名。 “如果說這些年的農業工作給我留下了什麼,第一件事就是一句話——你不能在辦公室裡寫出一篇好文章! 他扎根於該領域近40年。
1977年,江金龍奔赴援藏前線。 當時出台了一系列促進農牧業發展的政策,好政策第一時間送到田間,用這些政策幫助藏族人“致富鼓囊囊”,成為農業幹部的首要任務。 這似乎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但很難做到。 比如,為了推廣農藥的使用,江金龍反覆解釋,免費分發,給家送藥,盡力而為,當地農民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大型蟲害發生後,他們處理的辦法就是把蟲子一一捉,遠距離放生。
困難重重,但解決之道也在土地上。 通過多次觀察,江金龍和他的同事在不影響使用效果的情況下改變了農藥撒布方式,從田間蓄水環節開始,直接將粉末混合到儲藏庫中。 在一年的時間裡,沒有病蟲害,大麥和其他作物的產量顯著增加。
熟能生巧,不要在泥土裡嘗試,不要曬幾次太陽,永遠不知道什麼會真正派上用場。 前14年,江金龍平均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地里,根據實踐經驗,將8種適合的農業技術整理成書。 “有些技術直到頭兩年才被淘汰,最長的技術使用了20年。 江勁金龍自豪地說。
只有深入深入,才能做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翻譯”,這個標準使江金龍後來的工作受益匪淺。 回到蘇州後,江金龍注意到蘇州大公尺以“軟糯甜”深受當地居民的歡迎,但各種種公司銷售的“南京46”種子栽培工藝不同,後期對種植者的技術支援也大不相同,水稻最後收穫的好壞。 我們如何幫助糧農選擇合適的水稻品種? 江金龍和他的同事們創新性地組織了大公尺品鑑活動,十幾家種子企業在大廳裡“爭香”,消費者是評委,所以一目了然哪個大公尺最甜最受歡迎,糧農在選擇種子時有更多的參考依據。
70歲的江金龍回顧走出“土壤”的經歷,有著深刻的體會:“黨在基層的路線方針政策,絕不是發檔案、開會那麼簡單。 ”
調查研究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強調要把“四個基層單位”作為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老同志們積極學習,感受很多。 現年78歲的曹能新講述了自己在南通工作時的過去,為研究開闢了道路。
工作初幾年,曹能新在當時的海門縣委組織部幹部組工作。 由於檢查幹部等工作的需要,他一年中大半年奔波於海門各村的生產大隊、社會團隊和企業,以及縣屬廠企之間。 ”
1993年5月,曹能新任時任海門縣縣長。 當時,我國一些城市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讓海門的發展真正提速,是對當時領導班子的考驗。 “確定發展道路,不能憑拍拍腦袋來決定,而要充分調查研究。 曹能新開始扎紮實調研,多次帶領團隊深入先進地區學習經驗。 為學習發展鄉鎮企業的經驗,他一行走訪了蘇州、無錫、張家港、常熟、江陰等地; 為了積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經驗,他帶領團隊走訪了廣東佛山、順德、東莞、深圳、珠海等地。 “千里路走,向發展學習。 經過反覆的現場對比分析,曹能新充分認識到海門與其他地區的主要差距,為海門後來“抓產業發展、抓鄉鎮企業、抓專案實施、抓招商引資”的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
1997年後近10年,曹能新調任南通市委副書記。 面對無數的新工作崗位,如何找到關鍵點並尋求突破口? 借鑑以往經驗,曹能新還是善用勘察科研這把“金鑰匙”。 從2001年開始,南通就開始探索農村稅費改革,這事關全域性,涉及國家、集體、農民之間分配關係的規範化,可以大大減輕農民的負擔,但改革的難度不小。 “農民怎麼看? 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時任南通市農村稅費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的曹能新花了半年多的時間,隨有關部門走遍了全市8個縣(市、區)。 “通過多次深入調查,我們基本認清了推進這項改革的難點,即改革後村的基本安全,特別是村幹部的薪酬。 因此,工作組提出了一項工作計畫,並建議實施轉移支付等配套改革措施。 然後,選取每個縣(市、區)的一到兩個鄉鎮作為試點專案,反覆審議減輕農民負擔與保證基層單位正常執行的關係。 最終,南通各縣(市、區)拿出既符合上級要求又符合當地實際的方案,改革順利進行。
回顧我幾十年的工作,我最大的體會之一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不用說決策了”。 新時代領導幹部面臨著日益發展和現代化的艱鉅任務,必須堅持多做基層調查研究,發現和正視工作中的不足,既能造福人民,又能拉近幹部群眾的關係。 曹能新說。
成為“心連心橋”上的一塊磚頭。
平均每年接待信訪2000餘人,處理人民來信2000餘封,退休後被國家信訪局特聘為信訪研究員,原省信訪局巡視員張云泉從事信訪工作近30年, 並在這個出了名的困難職位上成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1983年,張云泉從海軍退役,調任台州市文訪局。 對他來說,請願工作是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如何進行請願工作? 你必須去問題發生的現場,你坐在辦公室裡聽情況,效果和去現場看、聽、問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陌生到熟悉,張云泉最大的體會是:“到基層一線、到人民群眾中間去,是做好信訪工作的基礎。 只有深入基層,才能抓住上訪問題的“根源”,找到解開問題死結的“線”。 ”
張云泉曾接手過乙個拆遷“釘戶”的請願問題。 他在辦公室裡看的資料說,這家人要價高,**“頭牛”; 當他去拆遷戶家時,他聽到的是,當地一位領導制定了農村建設計畫,導致居民在六年內被拆遷了三次,每次搬到新家,不久後就接到拆遷通知。 張云泉立即作出專項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高度重視,嚴要求各鄉鎮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防止此類問題的發生。
張云泉對長期的基層信訪工作深有感觸:幹部群眾面對面的交流,可以拉近距離,增進感情,使人心相比,相互了解。 在某地區,水上廁所到水廁所的建設遭到抵制,乙個廁所改建了三次,然後拆除了三次,三個月都建不成,給附近很多居民帶來了不便。 張云泉接到來訪後,立即趕到現場。 原來,廁所周圍的幾戶人家都不希望廁所離家更近,導致施工頻頻受阻。 張云泉多次與這些住戶協商,達成了乙個協議:廁所和住戶之間的距離應該相等。 建築工人不喜歡地上到處都是糞便,張云泉脫掉鞋襪,捲起褲腿,用尺子測量距離。 現場群眾被感動,事情順利解決。 因此,坐在辦公室裡並不能當場解決實際問題,也不能依靠最好的指揮經驗來處理真正的問題能力。 張云泉嘆了口氣。
2009年張云泉退休後,很多人遇到困難時,還是習慣給他打電話、寫信。 有人勸他退休後可以不理會,但他回答說:“幹部有退休的時間,但他們與老百姓的關係永遠不能撤回。 直到現在,張云泉一直保持著他剛到信訪崗位時遇到的上訪者的聯絡,關注他們過得好不好,有沒有遇到新的問題。
我們黨員幹部要努力在黨與人民之間架起一座終生的“心與心的橋梁”,每個人都要成為心與心橋梁上的一塊“磚”。 75歲的張云泉說。
哪裡有阻塞點,哪裡就有工作現場。
各位幹部手拿鞋,腳上沾著泥巴,早飯前,走過各自管轄的區域,心裡知道各種問題。 回憶起自己的工作經歷,74歲的無錫市西山區政協原副主席郭興南至今記憶猶新。
上個世紀頭十年,鄉鎮企業發展如火如荼。 對於西山區來說,解決企業發展資金不足、技術不足、物資不足、缺乏市場“的”四個短缺“當務之急。 原西山區副區長孫建南回憶說,當時主要領導從上到下帶隊,但週末早出晚歸,召集各線負責人現場工作,逐一分析問題,逐一解決困難, 並為每個村莊(社群、企業)制定計畫。
我們不只是做決定,我們自己做。 時任西山區洞庭鎮實業公司總經理的郭興南清楚地記得,1986年他剛到生產車間時,原洞庭日光燈廠廠長蔡龍青就來反映新產品開發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我們尋找專家。 郭興南答應了,帶著蔡龍青一次又一次跑高校,門檻被打破,最後說由電動光源研究領域的專家蔡祖全和真空科學領域的專家華忠毅擔任“星期天科學家”,成功幫助企業攻堅克難,研發出暖白螢光燈等新產品, 並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郭興南看來,只有把題目和問題都埋在腳下,在鑼前、在另一邊、在現場,幹部才能真正感受到心靈、身體、服務,才能找到促進發展的思路和方法。 “在招商領域尤其如此,即使現在通訊技術先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速度很快,但親自走進企業和與員工面對面交流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1997年,郭興南到西山經濟開發區主持工作,當時開發區瞄準台資企業引資方向,提出了“東崑山,西西西”的口號。 “我們派出招商小組到台資密集的廣東地區,駐紮招商引資,敲門、地毯招商,往往在台企剛剛召開會議的前一天早上,商量北上計畫,第二天一早我就已經帶著開發區稅務、海關等部門的招商人員出現在企業門口。 ”
多年來,納稅總額位居西山第一,建鼎(無錫)電子是台灣建鼎科技在大陸投資的第一家工廠。 “這個行業的環保要求非常高,COD排放、VOCs排放、重金屬離子排放等含量,我完全不熟悉。 為此,郭興南提前下功夫,解答了企業提出的大量問題,成功推動了企業的落戶。 “我們把這個專案作為標桿建設,我和當時的兩位主要領導每天去施工現場兩次,看看進度和質量。 “在建鼎電子的帶動下,錫山經濟開發區將很快成為PCB產業的高地。
無論何時何地,發展的障礙和困難在哪裡,黨員幹部的工作地點都應該在哪裡。 “郭興南總結道。
新華社** 路訊記者 陳月飛, 林元琴, 陳俊祿, 徐瑞祥, 胡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