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福建”二字,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想到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但對於福建為什麼叫“福建”,大家並沒有多少深入的了解。 “福建”二字門上的蟲子是什麼? 與福建是什麼關係?
對於這種“門中之蟲”,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老虎在古代被稱為大蟲,但根據福建的地理位置和後來的推測,在福建的古代,老虎應該不是常見的生物,華南虎雖然在福建也有過出沒,但絕對是罕見的, 所以這個“蟲子”是老虎其實並不準確。而這裡的“蟲子”最早應該寫成“虺”,發音和“灰”一樣,在傳說中指的是一種特殊品種的龍,其實是蛇。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龍,叫做“禹”,禹修煉五百年就能成為蛟,蛟再修煉一千年就能成為角龍,角龍再修煉一千年就能成為高階的瑩龍。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從未見過龍,而龍很可能是由蛇製成的藝術產品。 在中國古代,崇拜蛇作為圖騰並不少見,而福建地處丘陵地區,森林眾多,蛇也很常見,所以實際上有很多宗族和部落將蛇作為圖騰。 在我國的傳統神話故事中,人類本來就是從洪水中誕生的,伏羲和女媧作為人類祖先的形象,其實是人頭蛇身。
蛇是一種生命力強、戰鬥力強的生物,對人類也有一定的威脅,所以古人對蛇的感情非常複雜,既有欣賞的,也有恐懼的,所以在遠古時代,蛇不僅出現在神話和圖騰中,而且在福建許多出海的船隻上都放置了一條木蛇作為吉祥物, 這種木蛇又稱木龍,是福建地區非常普遍的崇拜。而當這種地域崇拜成為主流時,“福建”就成了福建的代名詞。
其實,“閩”最初是作為族群的名稱,指的是秦朝之前福建的七個較大的部落,“周立”常有“五榮、六帝、福建七、八蠻”的說法,其中福建七族,最早的是指周王朝散布在福建地區的七個部落,以蛇為圖騰, 戰國時期,越王勾堅的後裔被楚國打敗,逃往福建,定居在這裡。從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來看,福建與“福建”的關係可以說是深厚的。
總的來說,“福建”作為福建的代名詞,與福建的圖騰崇拜有關,也與福建的歷史傳統有關,福建的歷史傳統由來已久。 而這扇門裡的蟲子,指的是蛇,是民越地區的古代圖騰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