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顏東北鼓俗稱大鼓書,屬於麴義範疇的民間說唱藝術,與滿族說唱《紫地書》有一定的關係。 據秀岩縣記載,清朝道光年間秀岩有東北鼓藝人,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 秀燕東北鼓繼承了奉陀鼓的精髓,秀燕東北鼓既保留了東北鼓原有的生態表演模式,又廣泛吸收了戲曲、講故事等民間藝術形式,將唱、做、讀有機結合。 秀燕東北鼓是一種戲曲表演形式,在中國東北流傳下來,現在正處於失傳的邊緣。
東北大鼓概述。
山前狼山後狼,山中狼鹿拜,狼必有難救的鹿,鹿必有難藏的狼“幾頂簡單的小帽子,伴隨著三弦的弦聲,哼唱著秀燕東北鼓獨特的歌聲, 秀岩東北鼓鼎盛時期有300多名藝術家,如今秀岩東北鼓瀕臨滅絕,2007年,中國曲藝家協會副會長劉蘭芳在秀岩收東北鼓藝人于曉霞為徒,並為秀巖東北鼓協會成立剪綵。許多放棄這種民間藝術的藝術家看到了希望,紛紛加入協會恢復演出,該協會現在有100多人,被列為中國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拯救瀕臨滅絕的秀岩東北鼓帶來了希望。
歷史記錄。
據秀顏縣記載,東北鼓是在清末年傳入秀燕的。 清道光年間,有東北鼓藝人活躍在秀岩。 當時最著名的鼓藝人是楊福祥,他的書目主要以傳統的小節為主。 上世紀40年代,秀燕東北鼓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些著名藝術家開始收徒弟傳藝,湧現出許多新人。 上世紀80年代,是秀燕東北鼓的鼎盛時期,當時喜歡東北鼓的人很多,鎮上也有很多茶館提供演出場地,“那時候我們一年365天都沒閒著,演出清單基本上都排滿了。 楊景舟說,當時秀彥有東北鼓表演者300多人,他們的曲目遍布秀堰。
介紹。 內容豐富,長短書一應俱全。
據秀岩文化部門相關人士介紹,秀岩東北鼓屬於奉坨,在歌唱上繼承了奉坨鼓的精髓,並根據岫彥地區的特點進行發展和創新。 孫荊洲的老畫家說,東北鼓的內容特別大,最早的都是傳統的小段,經過老畫家整理後,逐漸開始出現中長卷。 據秀岩文化部統計,1983年,《七英五義》《八大義》等傳統書籍有110部。 大部分卷已經丟失,只剩下大約 50 卷。
秀岩東北鼓目前的情況並不樂觀,“我們現在只是要求人學習,沒人愛學,主要是因為我們做生意賺得太少了。 孫靖洲說,秀岩東北鼓的藝術家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把鼓中的韻律控制住,符合這種要求的人很少。 這也是東北鼓沒有繼任者的原因之一。 “沒人聽我們唱歌,主要觀眾都是40歲以上,喜歡的人太少了。 “目前,秀岩滿族自治縣文化部門已開始對秀巖東北地區大鼓源頭的歷史和現狀進行全面調查。 收集資訊,組織**、文字和影象資料以進行存檔。 建立秀燕東北鼓藝資料庫,編輯《秀燕東北鼓收藏》,以發展和延續東北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