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戰機是現代空戰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各國航空工業競爭的焦點。 近年來,美國F-35隱身戰鬥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隱身戰鬥機,但其生產過程遇到了許多困難。 與此同時,我國殲-20隱身戰機取得突破,年產量首次超過F-35,展現了我國在隱身戰機領域的強大實力。
F-35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美國及其盟國的主要戰鬥機研製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 然而,F-35的生產一直面臨各種問題,導致其產量遠低於預期。 2023 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布年僅生產 98 架 F-35,首次未能達到 100 架大關,遠低於原計畫的 150 架。 這是自2024年以來F-35年產量首次跌破100架,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F-35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最新TR-3版本的嚴重質量問題,導致美國軍方拒絕接受。 TR-3版本是F-35的技術更新,其硬體裝備包括AN ASQ-239電子戰系統和AN APG-85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這是F-35提高其隱身效能和作戰能力的核心優勢。 但是,TR-3版本的硬體裝置存在電源不足的問題,影響了其正常執行。 經過2024年1-11月的150多次飛行驗證,以及每月近15次飛行的頻繁測試,硬體裝置的供電問題浮出水面。 美軍曾提出增加F135發動機的功率,以解決“用電難”的問題,但尚未實現。
面對TR-3版本的問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陷入了兩難境地。 首先,減少航電裝置的數量或功率會影響F-35的戰鬥力,很難得到美軍的認可。 另一種是尋找更強大的引擎,這被認為是乙個更可行的選擇,但也需要時間和成本。 為了解決TR-3版本的問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向日本提供了乙個“**網格”,以推動其接收早期版本的F-35。 如果日本接受,南韓很可能也會選擇接收這個版本,特別是如果它已經簽署了購買額外20架F-35A的協議。
與F-35的生產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殲-20隱形戰鬥機表現出了強大的生產實力。 殲-2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是中國空軍的重要裝備。 殲-20的發展歷經多年艱辛,但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殲-20於2024年首飛,2024年正式安裝,2024年參加珠海航展,2024年參加國慶閱兵,2024年參加中印邊境巡邏,2024年參加中俄聯合軍演,2024年參加中巴聯合軍演, 展示其不斷提高的作戰能力。
殲-20的產能也在提公升,從2024年開始,殲-20的年產量將首次超過100架,據說將達到120架,首次超過F-35的年產量,成為全球最大的隱形戰鬥機生產商。 這一成績不僅體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也為我國空軍的戰略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殲-20的量產將使中國空軍擁有更多的隱身戰鬥機,從而增強其空中優勢和遠端打擊能力,增強其在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影響力。
F-35和殲-20生產能力的對比,不僅反映了兩國航空工業的競爭態勢,也反映了兩國在隱身戰鬥機領域的實力。 F-35的生產不僅凸顯了美國在隱形戰鬥機領域面臨的挑戰,也為中國殲-20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殲-20的產能首次超過F-35,標誌著中國在隱形戰鬥機領域的不斷崛起。 隨著美國隱身戰機面臨諸多問題,殲-20逐漸登上世界舞台,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殲-20的崛起將對全球空戰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