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於烏軍新任總司令宣布西爾斯基放棄了烏軍堅守了近3個月的阿夫傑耶夫卡市,俄軍占領了這個重要的戰略節點。 而阿夫傑耶夫卡市的重要性,相信關注俄烏戰場的網友們都心知肚明。有意思的是,在俄軍大獲全勝後,除了烏克蘭,德國也著急了。
據《觀察家報》報道,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在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時表示,他將敦促北約成員國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因為他**俄羅斯“或在未來5-8年內”攻擊北約。 坦率地說,我們無法預測俄羅斯是否會“在未來5-8年內”攻擊北約集團,但可以肯定的是,德國很著急。
長期以來,歐洲國家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種“恐俄”心態,國家離俄羅斯越近,就越明顯。 在“俄羅斯恐懼症”的影響下,一些國家開始增加軍費開支佔GDP的百分比,尤其是德國。 日前,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在一次會議上強調,德國可能會將軍費開支提高到GDP的3%5%,如何獲得取決於情況。
此外,芬蘭、瑞典等一些歐洲國家開始打破中立原則,希望通過加入北約集團獲得安全保障,這是“恐俄症”的一種表現。 話又說回來,歐洲國家“恐俄症”的直接表現不是軍費開支的增加,而是對烏克蘭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的增加。
不久前,烏克蘭的澤連斯基與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和法國的馬克龍簽署了一項為期10年的安全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德法承諾向烏克蘭提供長期軍事支援,以確保建立一支能夠“保衛烏克蘭”的可持續力量。 這兩項協議的簽署意味著德國和法國將需要在未來10年內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
至於其他歐洲國家,他們也有錢出資,而且有**出**,比如丹麥首相雷澤里克森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由於烏克蘭缺乏彈藥和火炮,丹麥將把所有的火炮都轉移到烏克蘭。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在加大援助力度的同時,也在敦促美國,例如皮斯托瑞斯,他已經發出警告。
他強調,如果美國繼續拖延對烏克蘭的援助,俄羅斯可能會更大程度地削弱歐洲,從而破壞美歐關係和安全合作。 從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些歐洲國家的真實反應,這些國家對俄羅斯的“恐懼”可能已經深入骨髓,即使俄羅斯普京一再澄清,這種“恐懼”也毫無用處。
普京在接受採訪時強調,除非有乙個國家首先攻擊俄羅斯,否則俄羅斯“沒有興趣入侵其他國家”。 這是普京對“俄羅斯是否會進攻北約”的正面回應,言下之意是,只要北約不想進攻俄羅斯,俄羅斯就不會動手。 但說得這麼清楚,這些國家到底是“恐俄”還是“恐俄”也沒用,從方式來看,歐洲越來越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