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總書記在天津考察考察時強調,要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特色鮮明、內涵深刻的文化品牌,進一步突出天津現代化新風貌。 這既是力爭在天津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篇章的誠摯委託,也是對共同開創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殷切期盼。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是改善民生和福祉的關鍵因素,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望起著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同志核心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多次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作出部署,有關部門相繼出台一系列促進我國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重大政策舉措。
從各類文化商業實體的發展壯大,從線上演出、線上直播、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的快速崛起,到影視、演藝、娛樂市場的持續繁榮,票房和營收創歷史新高,再到紅色旅遊和旅遊演藝的蓬勃發展, 一批具有鮮明文化特色的歷史街區廣受歡迎,文旅融合......更深可以說,我國文化產業體系正在逐步完善,規模不斷壯大,文化市場更加繁榮、規範有序,優質的文化供給增強了人們的文化獲取感和幸福感。
也要看到,我國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文化引領時尚、服務社會、促進發展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文化創新創造能力不夠強, 真正優秀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知名文化品牌還不夠多,人們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還存在差距;文化產業結構調整仍有優化公升級空間,新業態帶動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未來要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的發展趨勢,推動5G、大資料、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增強現實、超高清等技術在文化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環節的應用,對演藝娛樂等傳統業態進行改造公升級; 釋放技術文化融合潛力,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增強產業發展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要以文化產業重大專案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品牌文化產業園區,提高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水平,開展文化新企業培育,建立龍頭、成長、創業主體覆蓋的培育體系; 要拓展城鄉、夜、數、國際消費空間,創新文化和旅遊消費場景,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文化和旅遊市場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持續擴大城鄉居民文化消費,切實推動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共同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本文**:經濟** 作者:金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