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智慧城市的變革,我們不妨從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歷程入手。
智慧城市的概念誕生於歐美,但在中國卻得到了發揚光大。 智慧城市的概念起源於IBM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是數字城市與物聯網相結合的產物,被認為是資訊時代城市發展的方向和文明發展的趨勢。
2012年,《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的發布拉開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序幕。 隨後,在201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試點城市多達103個。
2015年,我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智慧城市建設從盲目追求期轉為實施期,智慧城市建設投入逐步回歸理性。 痛中吸取教訓,2016年,我國智慧城市踏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征程,開啟了從1 0到2 0的跨越,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一批示範性新型智慧城市。
2017年,中國有500多個城市開始建設或正在建設中。 2018年,中國在建智慧城市佔全球在建智慧城市的48%,智慧城市建設即將引領全球。
2020年,“新基建”號角吹響,5G、人工智慧、大資料......各類新技術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智慧城市作為最大的“融合基礎設施”,又將如何發展?
不得不說,2020年是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被接受的一年。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意外到來,給現代城市帶來了一場大考。 在疫情中,許多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已成為防控的重要起點。 然而,在帶來速度和便利的同時,一些設施在大流行中癱瘓了。
例如,在一些地方,沒有資訊系統來回應人口流動調查,因此他們仍然需要手動填寫表格。 即使在一些有軟體平台的地區,由於各部門和地區之間缺乏資料互通性,系統也會暫時無用。 此外,為了完成招商引資任務,一些地方建了很多類似的專案,造成資源浪費和未完工專案; 一些地方還設立了大資料管理局,但由於職責和權力的邊界,資料孤島仍然難以打破; 一些專案在完成時淪為空殼。
有。。。。。。基礎設施薄弱、“資料孤島”氾濫、資料獲取困難、城市管理精細化不足、各部門配合不足這一系列問題暴露了當前智慧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其背後的原因在於: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還停留在硬體設施的擴容上,缺乏整體管理。
除了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面對2020年新冠疫情的衝擊,我國一些已經建成智慧城市的城市成功運用高科技智慧型裝置輔助疫情防控,如政務平台、大資料監測疫情平台、AI體溫檢測平台、遠端會診平台等,以及物流方面的軟硬體裝置設施, 日用品供應、醫療用品供應、廢物處理等,這些智慧型平台或設施有效完善了人流監測、防疫研發、防疫資料更新、防疫措施的宣傳,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助力。
總而言之,疫情已經成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面“鏡子”,這些或多或少反映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以來的成就和不足。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引入智慧城市概念的分散建設階段,到智慧城市試點探索的規範化發展階段,再到2016年正式進入以人為本、以結果為導向、協同協同創新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階段。
目前正處於資料驅動階段,將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5G等關鍵技術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與“智慧城市”相比,它更重視頂層設計與資料的融合,發展的重點是進一步加強城市智慧型設施的整體布局和共同平台建設,打破資料孤島,加強城鄉協同,形成智慧城市一體化運營格局。
在我國,一線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特色成果正在逐步顯現,縣級城市建設正在啟動。 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已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其中黃渤海沿岸地區和長三角城市群較為集中,但東西方差異較為明顯,各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發展重點存在區域差異。
此外,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正逐漸向基層社群建設傾斜,城市精細化管理也越來越重要。 疫情進一步加速了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將其落實到城市各個角落的社群、街道等細分單元中,並將“大資料+網格化”作為管理的基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