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由弱到強,是世界電力建設的領頭羊
1881年,世界上第一座水電站在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成功執行,容量為1470,000 千瓦,即 32次。
令人震驚的是,中國的電力**已經被美國的乙個水電站所超越,這無疑是乙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從那時起,中國以100%的電力覆蓋率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帶來了光明。 這不僅是民用電力,還有大量工廠的興起,餃子等軍事裝備的生產,地面上的高鐵超速,以及......即將翱翔天空的大型國產飛機所有這些都由強大的電力系統提供支援。
中國電力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中國獨有的模式。 雖然中國在用電量上只落後西方七年,但當時的中國卻因為缺乏制度保障而被“拋棄”了半個世紀。
19世紀後期,中國仍處於清朝統治之下,殖民者的入侵形成了現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結構。 沒有第一國的支援,中國只能依靠殖民者引進的先進技術來發展電力。
雖然我國發展電力已有30年,但到1912年清末末進入第乙個時代時,只建成了80多座發電站,發電量僅為同期美國的五分之一。
電力基礎設施的薄弱嚴重制約了中國工業和經濟的發展。 孫中山博士認識到電力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基礎設施建設帶動電力建設的理念,然而,抗日戰爭和內戰的爆發再次阻礙了發電的發展。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電力發展幾乎停滯不前,然而,隨著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一切都開始發生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為了使國家建設走上正軌,工業建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工業建設基石的電力行業,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已開始集約化工作。
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電力技術上明顯落後,他們不會輕易為我們提供技術援助。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加快步伐,尋求外界的幫助。
而蘇聯作為我們的盟友,自然成為我們的首選。 經過深入研究和確認,我們決定引進蘇聯的重工業力量,在發展基礎設施的同時發起電力建設的衝鋒。
為了有效管理和協調國家電力資源,第一步是實現電力的“國有化”,國家力量統一接管各地不同的電力單位,形成縱向壟斷和政企融合的模式。
為此,國家成立了燃料工業部,對全國的煤炭、石油等能源進行統一管理和配置。
1978年後的改革,使我國的實力規模迅速發展。 從1949年到1950年,短短一年時間,我國年發電總量達到57億千瓦時,超過了歷史上第一時期的最高產量。
到1953年,中國總發電量首次突破100億千瓦時,比1949年翻了一番多。
在電力**沒有問題之後,乙個新的挑戰出現了——自主電力。 如果蘇聯突然出現問題或停止提供援助,中國的建設會因此而停滯不前嗎?
中國以“強者掰手腕”的決心,做出了發展電力的艱難決定。 1955年,通過對蘇聯技術的研究,中國自主研製了第一台6000千瓦時輪式燃氣發電機組,此後,東部地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獨立的發電廠,中國逐漸擺脫了對蘇聯技術的依賴。
1949年,我國的電網可謂是一座“孤島”,3.5萬伏以上的輸電線路只有6475公尺。 但到了1978年,國家電網已初具規模,東部地區建成了完整的跨省電網,甚至雲南、貴州、廣西等偏遠的西南地區也建立了自己的小型電網。
我國電改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基本用電自由。 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雖然發電量很大,但仍然無法滿足人民和工業的需求。
這種尷尬的生產模式導致了“浪費過剩電力,缺電”的局面。 因此,公司做出了放開發電行業的艱難決定,採取了一次性責任制、籌集資金辦電等一系列措施,激發了電力市場的活力。
雖然這些改革帶來了一些挑戰,但它們為中國的電力系統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靈活性。
改革開放後,中國逐漸意識到製造業的重要性,吸引了大量外資和本土企業落戶。 然而,東部地區的電力需求已經飽和,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啟動了“西電東輸”專案,旨在將電力從北輸送到南方,從西輸送到東部,跨越1000公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引進了連美國都玩不了的“特高壓”輸電技術,短短三年時間,建成了第乙個750kV交流輸電工程。
更令人振奮的是,2010年,我們成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2000多公里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徹底解決了我國東西部用電不平衡的問題。
2011年是中國電力的歷史性時刻,因為從那一年起,中國終於在發電量上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如今,我國在特高壓技術領域獨樹一幟,制定了一系列國際和國家標準、行業和企業標準。
這套標準在世界範圍內使用,中國在特高壓技術領域的霸主地位無與倫比。
在全球範圍內,我國的電力發展方式與另乙個國家印度的電力發展方式有許多相似之處。 印度起步較晚,基礎較差,早期採用垂直整合的國家自然壟斷商業模式,嚴格限制外商投資和私人參與電力市場競爭。
然而,印度的電力**一直是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直到2012年,大約四分之一的居民仍然無法獲得電力,迫使許多人通過自己佈線來“偷電”,尤其是在印度北部。
與印度相比,我國國內的電力發展尤為獨特和罕見。 今天,我們生活在充滿溫暖、光明、免費上網的中國,我們不得不向國家和電力先驅們百多年來所做的努力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