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期間,我軍最驚豔的戰略力量是第四野戰軍,因為他們的實力增長得太快,歷史上有句諺語“十萬人出關,一百萬人進關”,也就是說,東北黑土四方的實力在短短幾年內擴大了10倍, 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四爺本身就是一支野戰軍,前身為東北野戰軍,但並不是東北所有作戰力量的總和。 因為除了野戰軍之外,還有相對薄弱的軍區部隊。 以1948年遼瀋戰役前夕為例,東北野戰軍實際上只有12個縱隊,加上獨立師70萬左右,軍區部隊30多萬人,這些兵力加起來就達到了我軍在東北的兵力100多萬人。
至於“一百萬出關”,就更不嚴謹了,只是籠統地描述一下四大領域的實力。 1948年11月南赴華北戰場時,總共只有80萬人,其中包括大量文職人員。 因此,“出關”最現實的意義,就是提振部隊士氣,震懾華北地區的傅作義集團,而我軍的實際兵力並沒有那麼強。
事實上,即使在平津戰役結束後,四野也從傅作義的起義部隊中吸納了大量的“解放戰士”,四野戰部隊的官方兵力也只有八十八萬人,然後進軍河南。 更何況前乙個冬天進關的時候,還沒有一百萬人,又過了四個月,這個數字就沒有達到。
時光倒流,所謂的“10萬人出關”這個數字也是不準確的。 1945年下半年,除2萬名幹部團外,還有山西、河北、山東、河南三軍區調往東北的部隊,我軍從華北各地和中原地區調往東北地區共計約11萬人。 1947年,又將吉熱倧軍區8萬兵力調往東北軍區。 因此,出關部隊遠不止10萬人,總數應該在20萬人以上。
1945年底,我軍在東北的人數達到27萬人,只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出關了。 其中,我軍華北地區的大批部隊被派往東北戰區,東北戰區構成了未來最強大的戰略集團四戰的基礎。
但前面說了這麼多,不能說“十萬人出關,一百萬人進關”是完全不正確的。 別忘了,1948年冬天,東北人民解放軍有一大批留守部隊,負責東北的生產建設和維持社會秩序。 只要軍事形勢需要,1948年進入東北人民解放軍的人數可以達到一百多萬人。 只不過,從實際行動和整體考慮來看,進關的部隊沒有那麼多,但真正的實力還是有的。
此外,四野戰軍入關後,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到1949年下半年末,已經一直打到大陸最南端,此時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100萬。 從近似數字來看,說“10萬人出關,100萬人進關”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