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熟人難免會患上癌症,我們難免要和癌症患者打交道。 尤其是作為每天住在一起的親戚,面對癌症患者,我真的很想知道: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值此世界癌症日之際,我今天想和大家談談這個話題
親人患有癌症。 作為家庭成員,您如何應對?
1.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這件事情,不要驚慌!
家裡有人被診斷出患有癌症,很多人都驚慌失措,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作為家人,這個時候要先穩住心,生病的時候不要急著去看醫生。
恐慌不僅僅是未知,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克服恐慌的第一步是了解你所恐慌的真正情況,並弄清楚情況。 在做出決定之前(例如,放棄**、決定手術或放化療等),重要的是要與醫生溝通,確認這兩個方面的基本資訊:
首先,他的癌症真的被診斷出來了嗎? 是癌症嗎? 哪種病理型別的癌症? (抽血或影像學檢查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病理檢查是金標準)。
二。 是分期嗎? 它有多少問題? (不同的分期,不同的策略,不同的預後)。
此外,清醒、理性、具備一定醫學知識和醫術的家庭成員,是親人患癌最有力的後盾,確實能在危急時刻挽救生命。 乙個好的結果取決於醫生,但首先取決於患者本人及其家人。
是否應該向患者隱瞞疾病?
面對親人的癌症,你是隱瞞還是說出來? 這是許多人特別糾結的問題。
從疾病診療的角度來看,建議盡可能讓患者了解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檢查。
只要病人願意稍加注意,遲早還是會知道病情的,到時候打擊會更大。 可惜的是,有可能得了陽性**和**癌症,而家人隱瞞的做法可能會讓患者誤以為自己身患絕症,更加害怕,甚至想不到自殺。
當然,是否告知癌症患者的病情,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不是為了告知而,而是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性格、宗教信仰、教育背景、文化水平、心理素質等,視情況而定。
建議與主管醫生溝通,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告知全部或部分資訊。 遵循“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權衡利弊,什麼是最有利的,什麼是最重要的。
例如,在癌症早期,治癒的可能性很高,隱瞞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讓患者明白,雖然自己患有癌症,但可以及早治癒,這樣可以增強患者抗癌的信心,也可以讓患者更好地配合**。
與癌症患者一起生活。
需要注意什麼?
人們經常問,我可以和癌症患者一起吃飯嗎? 餐具和筷子應該分開使用嗎? 與癌症患者一起生活時應該注意什麼?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對癌症感染的恐懼,有些人迴避患有癌症的親戚朋友,不敢擁抱,不敢一起吃飯,不敢握手,甚至不敢長時間呆在一起,因為害怕呆久了會染上癌症。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癌症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無需擔心通過日常接觸感染癌症。
癌症患者在家中應該使用單獨的盤子和筷子嗎? 當然,盡量分開使用,但這與癌症傳播無關,但從衛生的角度來看,如果家裡沒有癌症患者,也應該這樣做。
請記住:如果家人或朋友患有癌症,請抽出時間與他們共度時光,吃飯、握手和擁抱......不要歧視,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不要躲避,不要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不要給他們帶來雙重的身心傷害。
癌症患者的家人如何照顧自己?
說到癌症,無一例外,都是關於癌症患者的。 這當然是應該的,畢竟癌症患者是受打擊最嚴重的直接“當事人”,疾病的進展最終可能會危及生命。 然而,由於癌症患者的家庭成員都是“健康人”,他們的“疲憊”、“苦澀”、“苦澀”往往被忽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那麼,長期與癌症患者在一起的健康親人會怎樣呢?
一是精神壓力大,精神水平疲憊。 有時候難免會出現急躁和煩躁,而這種無形的壓力往往無法發洩。 二是體力壓力和身體疲勞。 長期陪護士往返醫院,照顧病人的日常工作,跑來跑去,再加上精神壓力,容易出現身體不堪、健康問題、疲勞和疾病。
三是經濟壓力和社會層面的疲憊。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經濟壓力確實是乙個真正的問題。 經濟壓力會增加精神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因此,癌症患者的家人在照顧癌症親人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和健康,多照顧自己。
探訪病人須知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人情味”,中國人歷來注重探望生病的親朋好友和熟人,表達心聲,表達哀悼。 這當然是必要的,但這裡有一些事情要提醒大家(包括去醫院或去病人家)。
如果您碰巧患有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請盡量不要去看望癌症患者。 患者患上癌症後,免疫力會減弱,很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攻擊。 建議推遲探視時間,或通過簡訊或微信“打招呼”。 不要訪問太久。 不要讓親切的拜訪或問候變成打擾,讓患者感到無助和疲憊。 不要攜帶任何與“治療”有關的東西,例如一些保健品或家庭療法或秘方。 這些事情沒有明顯的效果,而且可能會適得其反。 參觀,表達你的心聲,比如買一束鮮花,不要做干擾**的事情。 不要把你聽到的謠言帶到病人和家屬的耳朵裡。 有些人會出於善意分享他們聽到的或看似“善良”的不靠譜的事情,如果不明白,就會干擾自己已經在做的常規**,記住不要“用心做壞事”。
*:科普中國之星計畫工作 潘佔和,廈門大學中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