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國與蒙古唯一的正面交鋒,也是徹底泯滅鄰國野心的關鍵之戰!
1947年,蒙古國在蘇聯的支援下,對位於我國西北邊境的北塔山發動了猛烈的轟炸。
在蘇聯對蒙古的援助下,其猛烈的進攻震驚了中國人民。
那麼,中國和蒙古之間的傳統關係是什麼? 蒙古為什麼選擇在北塔山與我國開戰? 我國是如何應對的?
本期告訴你北塔山之戰
外蒙古在清朝時期是中國的一部分。 辛亥革命後,以袁世凱為首的新**本應接管外蒙古,但外蒙古得到了**的支援,最終脫離了中國的控制,建立了大蒙古國。 1913年,中俄兩國簽署了《中俄宣言》,規定中俄承認外蒙古自治。 1921年,外蒙古趁著歐亞大陸的混亂局面,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和人民革命政權。 1922年,《蘇蒙友好條約》正式承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外蒙古與中國的聯絡日益減弱,1945年,美英蘇簽署《雅爾達協定》,規定外蒙古應繼續維持現狀, 從而為蘇聯提供與我國的戰略緩衝區。
1945年8月,蔣介石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正式承認外蒙古為獨立的蒙古國。
就這樣,在過去的幾百年裡,中國和中國之間一直存在著複雜的糾葛。 由於對蒙古的特殊感情,它在蒙古獨立程序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不僅如此,在這次中蒙北塔山之戰中,**還出於一些利益考慮,決定在軍事上幫助蒙古。
中蒙關係由來已久,兩國交界處的北塔山之名,也可謂歷史悠久。
北山這個名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一位名叫雷納特的瑞典人。
1709 年,瑞典人雷納特在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中被俘,之後他轉向瑞典人,幫助繪製西伯利亞地圖和礦脈地圖。 1716年,雷納特誤入準噶爾汗國,隨後被準噶爾人俘虜,後為準噶爾汗國服務,期間他參與繪製了準噶爾汗國的地圖,也就是著名的《雷納特地圖》,在這張地圖上,首次出現了“北塔山”的地名。
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對清代地圖的注釋,北塔山又稱“白山”,意為一座獨立的山。 因為它是乙個音譯名稱,所以它也有其他名稱,如白塔克山、巴塔克山等。
北塔山是蒙古國和中國的界山,北與阿爾泰山脈接壤,南與準噶爾盆地接壤。 從清朝至今的數百年,北塔山作為新疆的一組山脈,一直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雖然辛亥革命後,由於歐亞大陸的整體動盪,**忙得無暇顧及自己,一度準備放棄阿勒泰等邊疆地區,以保衛中原,集中精力維護中原的穩定。 但是,新疆第一任督軍楊增信堅決反對,認為只有保住阿勒泰,才能維持整個新疆地區的穩定,才能防止國家的解體。 正是因為楊增信的實力,才保住了我國的西北邊界。 在此背景下,為了兼顧中原和邊疆,阿勒泰地區不再直接隸屬於**,而是屬於新疆地區。
北塔山海拔2000公尺以上,主峰阿通高海拔3000多公尺,地勢中高兩端低,北比南陡,對我國易守難攻,戰略地位較高。 由於北塔山具有非常特殊的戰略地位,北塔山可謂是士兵的戰場,畢竟蒙古和中國的第一次交鋒就是在這裡。
如前所述,北塔山位於中蒙邊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作用。
學者們普遍認為,蒙古覬覦北塔山首先是軍事戰略控制高地的戰略需要,其次是交通要塞,第三是北塔山的水源,第四是礦藏豐富的地區,最後是淡水和草叢地區。
在此期間,蒙古與公民在邊界問題上發生了多次衝突。
冷戰剛結束的幾年裡,中國國內形勢還十分複雜,沒有時間向西看,當時的人民認為新疆當局應該自己解決爭端,理由是沒有互派使節,邊界問題還沒有解決。
1947年2月,蒙古國派出2000多名士兵到北塔山附近,要求時任新疆衛戍司令部司令員的宋希連阻止蒙古繼續掠奪蒙古牲畜。
宋錫蓮命令駐紮在齊臺、福源、木雷河等一帶的臨時騎兵第一師派出調查隊,偵察蒙古駐軍的實際情況。 當時的臨時騎兵第1師師長韓有文指派第2團副團長馬成功為隊長,讓他帶一些士兵,帶著乙個電台到北塔山調查情況。 經過調查,馬成功一行人發現,在北塔山附近,有許多蒙古**隊用木頭建造的房屋。 此外,他們還發現了蒙古和俄羅斯的標語、肩章和蘇製彈藥箱等物品,並立即向韓有文報告。
韓有文接到訊息後,立即向總部報告,總部立即命令騎兵第1師繼續派精銳部隊進入北塔山,隨時觀察蒙古局勢。
1947年5月,韓友文派第三團騎兵連連長馬錫珍駐北塔山,加快防禦工事建設。 馬熙珍騎術射箭技藝高超,勇敢善戰,非常勇敢。 馬熙珍在北塔山、阿通奧寶、烏龍布拉克、虎愜爾等主峰周圍所有危險陣地都建立了嚴密的防線,火力密集。 5月18日,蒙古**隊和大批軍馬、牛羊迅速行進到布林金河至塔山北南路,期間馬希珍先後抓獲了兩名越過兩國邊境的蒙古兵,並向新疆衛戍司令部報告。
6月2日,蒙古派兩名便衣士兵前往馬錫珍駐紮地,代表蒙古向馬希珍發出最後通牒,宣布北塔山是蒙古國的領土,中國於1947年5月逮捕了兩名蒙古兵,認為這是對兩國友好關係的破壞行為, 並要求馬熙珍率領的駐軍在一天之內撤出北塔山地區,並要求馬熙珍釋放兩名被捕的蒙古士兵,如果馬熙珍不這樣做,那麼蒙方將採取強硬措施,一切責任將由馬熙珍承擔。
之後,當馬熙珍的請示電報層上報給新疆衛戍總司令部時,蒙古**隊已經率先行動了。
1947年6月5日凌晨,蒙古**隊向馬錫珍率領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由於蒙古國背靠蘇聯的山脈,得到了蘇聯的大量軍事支援,所以除了集中炮兵火力攻擊馬西鎮軍隊外,空中支援蒙古國的五架帶有蘇聯五星標誌的飛機也參與了對馬西鎮軍隊的轟炸和低空掃射。 戰鬥一度非常激烈,但馬希鎮依靠前期建立的堅固防禦工事和堅定的意志,堅持住了蒙古**隊的猛攻四個多小時,最終擊敗了蒙古**隊。
這徹底粉碎了蒙古一舉打敗我馬希真大軍的幻想,讓蒙古大軍吃了大塊頭,遠遠大於大白。
6月5日晚,馬熙珍通過緊急電報聯絡騎兵第五軍司令員馬承祥,向他匯報了當天與蒙古的戰鬥過程和情況。 最重要的是,他向馬承祥報告說,蒙古有五架蘇聯飛機要幫忙,希望得到上級的支援。 次日清晨,馬成祥向新疆衛戍司令員宋希連匯報,宋希蓮認為問題嚴重,決定派團增援北塔山,向北塔山運送物資,並要求邊防部隊提高警惕,加強警惕。
儘管經歷了上次的痛苦經歷,但蒙古軍隊並沒有放棄北塔山。 1947年6月7日8時許,蒙古軍隊再次在北塔山附近對馬西鎮軍隊發動空中轟炸。 戰鬥非常激烈,甚至比 6 月 5 日還要激烈,蒙古軍隊甚至多次滲透到馬真陣地的內部。 好在馬熙珍率領全軍冷靜應對,沒有絲毫動搖,堅信後方會有援力,鼓舞了全軍以陣地同生死的決心和堅定的戰鬥意志,再次以強烈的鬥志挫敗了蒙古人的進攻, 最後保住了北塔山的所有陣地。
這次失敗仍然沒有擊垮蒙古人的戰意,蒙古**隊繼續重組裝備,為下一次進攻做準備。
1947年6月8日,蒙古軍隊再次向馬希鎮軍隊發起進攻,進行了兩三次突然襲擊,但都被馬希鎮軍隊擊退。 此時,第2騎兵團已經趕往北塔山增援。 6月9日,馬錫珍大軍開始大規模反擊,蒙古軍隊見中隊如此團結澎湃,立即撤退到北塔山後的高坡上。 在這場戰鬥中,馬熙珍的軍隊繳獲了20多支步槍,乙個廣播電台,大量檔案,地圖和許多其他資源。 其中,還查獲了乙份俄文檔案,上面寫著:“北塔山是蒙古國的領土,已經被別人入侵,所以蒙古**隊現在有一項神聖的任務,那就是將敵人驅逐出北塔山,以鞏固蒙古國的邊防。 ”
為防止蒙古軍隊再次大規模襲擊北塔山,新疆守備司令部立即派騎兵第1師、第2團團長韓凡駐守北塔山防區,並命令齊臺、木雷、扶遠的哈薩克騎兵獨立旅旅長配合韓凡協同作戰。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到了蒙古**隊的耳朵裡,蒙古**隊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在北塔山地區形成了對峙狀態。 之後蒙古雖然有小面積小勢力,都攻打北塔山陣地,但都被擊退了。
1948年秋,蒙方終於宣布在北塔山地區撤軍,新疆衛戍司令部騎兵第1師也接到上級命令,在深秋撤軍,比安卡旅長接管了北塔山防區。 終於,蒙古人對北塔山的野心終於熄滅了,北塔山之戰終於宣告結束。
可以說,北塔山戰役後,中國將蒙古打敗得最徹底,從此中蒙兩國和平相處,蒙古見證了中國崛起的程序,越來越不願意破壞兩國關係,希望與中國“做生意”,為國家發展賺取資本。 不僅如此,蒙古國在過去幾年中也為我國提供了幫助,作為我國的重要夥伴,蒙古國在疫情肆虐期間向我國捐贈了3萬只羊,支援我國抗擊疫情,可見中蒙兩國近年來關係十分融洽。
一場徹底的勝利戰爭是乙個國家未來實現長治久安的重要手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拿破崙戰爭後列強協調體系下的歐洲世界百年和平。 然而,在這個時代,通過全面勝利贏得戰爭的方法似乎不再奏效,因為一旦乙個有核國家發動戰爭,就很難保證戰爭不會進行。 因此,在當今社會,國家間經濟相互依存程度不斷加深,軍事實力固然重要,但軍事實力卻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中高階地位,從而掌握核心技術,使經濟在維護國家和平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