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5年的對外開放,中國積累了大量的歷史經驗,比如地方試點,然後是大規模甚至全國推廣複製,然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 這些寶貴經驗的逐步積累,離不開各地積極運用主觀能動性,努力推進對外開放程序。 今天,隨著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各地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首都北京到“魔都”上海,從東北黑土地到海南自貿港,從東部沿海的蘇浙地區到內陸的陝西和四川,各省市兩會,如何擴大高層對外開放是重要議題,外貿新動能, 跨境電商、“新三”、*鏈、外商投資、機構開放等關鍵詞頻頻出現在地方工作報告和代表委員會的建議中,對外開放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成績單的亮點和新舉措、亮點和重點。
成績單的新趨勢。
總體看,地方性對外開放呈現出“走出去”“引進”、制度性開放和要素化開放、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特點,逐步形成一些新趨勢
國家元首外交領導。 近年來,元首外交引領中國外交取得新成就,推動我國新型國際關係建設,擴大朋友圈,結交越來越多的新朋友和老朋友。 這為當地經貿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機遇。 例如,《北京市工作報告》指出,紮實推進國際交流中心建設,在京註冊的國際組織數量增至115個,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服務保障任務圓滿完成。 另乙個例子是在陝西省習舉行的中國-中亞峰會,其成就清單不僅為中國和中亞五國的經貿發展提供了保障,也為當地與中亞國家在各個領域的經貿合作提供了指導。
增強國家機制的能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舉辦的經貿活動公升級為全國性活動,地方政府在國家層面承擔的機制也越來越豐富。 這意味著地方推動對外開放的舉措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地方政府將越來越多地得到國家的支援。 例如,上海舉辦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雲南省舉辦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博覽會和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滇池論壇,廣西壯族自治區舉辦了中國-亚细安博覽會,湖南省最近被批准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試驗區。
國際渠道鏈結。 近年來,中歐快車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為中國大陸的開放和發展帶來了新的突破。 例如,陝西省第乙份工作報告提到,陝西省中歐班列數超過5300列,增加了15列3%,對陝西出口額增長261%;重慶**工作報告提到,重慶已開行1列以上中歐班列40000列,中歐班列覆蓋歐亞110個城市,西部陸海新通道貨櫃年運量增長21%。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鐵路網的日益完善,將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與國際鐵路網相連,使其產品和服務與國際市場對接,形成點對線、線對地區的發展勢頭,為我國地方開放發展開闢了任人管兩脈。
開放平台改進。 目前,我國已建成覆蓋東、中、西部地區的開放平台網路,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綜合保稅區、保稅區、高新區、經濟開發區等各類園區已成為地方開放發展的重要平台。 例如,上海工作報告提到,出台了《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全面對接總體規劃》“80條”,《浦東全面改革試點方案》和第一批授權專案獲批實施,國家下台的自貿試驗區制度開放33項試點措施基本落實。 新增總部機構126家,大型企業開放式創新中心25家。 可以預見,這些園區在促進外貿進出口和雙向投資發展的同時,還將加強與國外園區和中國企業建設和運營的海外園區的互動,進一步鞏固這些地方與外方的關係,為中國經貿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些成績單只是當地政府積極推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小部分。 可以看出,從省級到市級甚至縣級,地方政府都積極布局,依託自身特色資源和區位優勢,不斷提公升地方對外開放水平,不僅促進了經濟發展,也有助於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任務列表不斷更新。
2023年剛剛過去改革開放45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 而剛剛開始的2024年,讓高水平對外開放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我們既要看到地方對外開放的成果和經驗,又要把握國家元首外交引導、國家機制賦能、國際渠道銜接、開放平台完善等新趨勢,不斷提出新目標,落實高水平對外開放新舉措。 從兩會各地的情況來看,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穩步擴大制度對外開放。 例如,《北京市工作報告》提出,北京市將加快實施新一輪全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方案,進一步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 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完善大興國際機場空港經濟區體制機制,推動首都機場空港經濟區轉型公升級。 再比如,上海市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自貿試驗區和臨港新片區建設。 貫徹落實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總體規劃“80條”,穩步擴大規章制度、管理、標準等機構開放。 進一步推動跨境服務**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深化電信、金融、醫療等領域開放,優化國際中轉和集運平台運營模式,加快落實資料跨境流管理措施,加快建設國際資料經濟產業園。 推動智財權保護、採購等領域率先實施多項後境改革措施。
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新業態。 比如廣州市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外貿強城建設。 提公升廣交會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打造一流的招商雙平台。 落實汽車出口促進措施,實現汽車出口“10萬+”目標,支援二手車出口業務。 建設高質量跨境電商國際樞紐城市,深化全球跨境電商“三中心”建設,舉辦跨境電商大會和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 推進市場採購、保稅物流等新業態提質增效,推進增城東部樞紐保稅物流平台、黃浦全球中心倉庫等重點專案建設。 充分發揮南沙、黃埔進口推廣創新示範區的引領作用,培育一批特色進口示範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優勢產品出口、跨境電商、中間產品等領域發展外貿的省份,有不少省份。
推動擴大外資,穩住存量。 例如,浙江省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吸引“大、好、高”和專精特新外資專案,力爭利用外資200億美元以上,其中製造業外資佔比超過29%。 再比如,雲南省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實際使用外資增加10%以上,建設印度洋國際陸海走廊實體運營組織中心,加快昆明國際陸港建設。
持續放大開放大通道的效能。 比如重慶工作報告提出,在西部高水平建設陸海新通道,打造開放的內陸高地。 堅持改革先行、需求牽引、政策扶持,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釋放“渠道+經貿+產業”聯動效應。 再比如,陝西省工作報告提出,習安國際口岸站吞吐量超過49萬標準箱,全省貨物價值增長15%。
善用國際經貿合作平台。 例如,南寧市工作報告提出,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打造便捷的國內外雙迴圈市場運作場所。 我們將繼續深化同亚细安務實合作,成功舉辦第21屆亚细安博覽會暨峰會。 加快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亚细安資訊港、面向亚细安的金融開放門戶等開放平台創新發展。
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新視角。
從自貿試驗區建設到跨境電商發展,從中歐班列的進一步發展到舉辦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經貿合作活動,各地紛紛下功夫,採取不同措施對外開放。 就當前中國面臨的環境而言,地緣政治動盪、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的抬頭,給中國的開放和發展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各地將依託自身資源和優勢,開展國際經濟合作,促進開放發展,成為打破這種局面的重要舉措。 為此,我們不僅要總結過去地方開放發展的成果和經驗,大力支援各地特色對外開放措施,而且要從更高的角度審視地方經貿合作的走向,彌補不足。
同時,我們也觀察到,雖然地方工作報告中提到了都市圈等加強區域一體化,但關於如何融入全國統一市場建設的表述相對較少,因此我們提出建議:各地需要從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市場的角度來考慮如何開放發展, 或建立新的定位。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一些城市甚至縣擁有外貿優勢產業帶,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可能與國內其他地方存在同質競爭,這說明乙個地方在國際流通中定位並不難,但難的是定位在國內流通中。 因此,在加快開放發展的過程中,各地都需要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市場的部署,不僅需要地方政府打破地方市場或開放或暗的壁壘,更需要權衡和評估地方產業在全國產業鏈中的地位, 從而避免因過度追求產業“大而全”而產生的惡意競爭現象,從而進一步發揮地方產業優勢,積極融入區域和全國產業生態,做好圍繞優勢產業的“走出去”和“引進”。由此,地方政府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產生了新優勢、新特點。
*: 中國 ** 新聞作者:張凡 實習生 韓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