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劉曉華,研究與寫作研究所。
*選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與此同時,大多數作者普遍認為很難選擇主題。 我們常說,選題要“回歸常識”。 對此,雖然有作者同意,但還是不知道“回歸常識”的話題是什麼。 德國馬克斯·蒲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教授項彪在《生命意義的建構必須回歸“常識社會學與人類學”一文中總結了“常識性社會學人類學”的七個特徵。 受此啟發,我們圍繞已發表的 C 問題**將“回歸常識”的方法總結為五種方式。 接下來,我將一一介紹它們。
首先,回到常識的綜合。
常識是特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識,是人們根據生活經驗直接形成的認知。 有時候,常識看似只是一句話或幾句話,其實卻是多領域知識和資訊的高度凝聚。 這些知識和資訊是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對世界的基本知識和理解。 **“回歸常識的綜合”主題不是把問題本身看作是單一範疇的線性演繹,而是要看到常識背後問題的複雜性,用連通的、發展的、多角度的思維來審視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不是止步於“什麼”,而是更關注“為什麼”。
比如,“嫁得好比做得好”是一句俗語,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常識。 那麼,什麼才算“嫁得好”呢? 是右家的婚姻算“好嫁”,還是高盼的婚姻算“嫁得好”? “嫁得好”牽扯到婚姻模式,不同的婚姻模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是常識。 高攀的婚姻更圓滿嗎? 《婚姻匹配模式及其長期影響》(《經濟季刊》2015年第1期),針對“婚姻模式”的常識,**婚姻市場中不同匹配模式與人們生活滿意度和心理健康的關係。 也就是說,文章作者在選題時,將婚姻匹配模式與生活滿意度、心理健康等變數掛鉤,體現了“回歸常識的全面性”。 作者一方面承認“不同的婚姻模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的常識,另一方面,他關注影響婚姻質量的多重類別,以及婚姻匹配模式的變化時代(匹配模式有很多種),並研究了多類別之間的複雜關係。
2.回到日常現象對特定人的影響。
如前所述,常識是人們直接根據生活經驗形成的感知。 換句話說,常識是關於“日常現象”和“社會中的具體人”。 *“回歸常識”的話題,是回歸那些與“常識”密切相關的人,回歸到日常現象對特定人群的影響,尤其是日常現象對人們認知的影響。 如果乙個話題只關注“抽象現象”和“不見人”,那麼這樣的話題就很難對人有“價值”。 如果選題能與個體產生共鳴,就很難讓更多的個體產生共鳴,也無法引起廣泛的社會共鳴,人們也很難產生認知教育,最終削弱話題本身的社會價值。 因此,“回歸常識”的話題是回歸日常現象對特定人群的影響。
比如電視、網際網絡等大眾傳媒早已進入家庭,這是一種生活現象,也是一種常識。 另一方面,電視和網際網絡傳播了很多與婚姻有關的資訊,這也是一種生活現象和常識。 那麼,大眾媒體對婚姻穩定性有影響嗎? 這就是“大眾媒體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研究”(人口研究,2015年第2期)中研究的內容。 本文的思路是聚焦普遍關注的“大眾傳媒及其傳播”和“婚姻穩定”等生活現象,運用定量方法識別大眾傳媒影響婚姻穩定的機制和路徑。 婚姻穩定是許多家庭的問題,這個話題已經解決了日常現象對特定人的影響。 利用省級面板資料對上述影響進行實證驗證,可以引起全社會的集體共鳴,豐富人們對婚姻穩定性的理解,影響人們對婚姻常識的認知。
3.回歸常識的矛盾。
這裡的“矛盾”有兩層含義。 首先,一些常識雖然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但在邏輯上不一定是“真實的”,甚至存在歪曲。 **選題中提到的“回歸常識”,當然不是回歸這種常識,而是回歸這種常識的反義詞,即“反常識”。 其次,生活常識本身往往包含著普通人對積極變化的期望,但在現實中,普通人的這些期望不斷被外界壓制或自足,無法實現。 因此,“回歸常識”的話題,就是要回歸上述現象中的客觀“壓制”和主觀“遏制”。
對於主題選擇的示例,您可以使用“是否需要”始終在家看“? 從生活滿意度的角度進行實證檢驗(統計與資訊論壇,2015年第4期)。 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國內法提倡“常回家看望老人”和“常回家看老人”是常識。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雇主不願意為員工提供“經常回家”的便利,許多年輕人因沒有“經常回家”而被起訴。 這涉及到“反常識”,我們也有理由問:“有必要經常回家嗎”? 另一方面,年輕人不“經常回家”,這既涉及客觀的“壓制”,也涉及主觀的“遏制”。 例如,法律雖然提倡“經常回家”,但並未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無條件便利員工“經常回家”,這是一種客觀的“打壓”。 再比如,一些年輕人可能並非主觀上沒有意識到“常回家”的好處,但生活的壓力讓他們做出了違背主觀意願的選擇——不先回家,先賺錢養家。 這種主觀意識上的矛盾,也是“回歸常識”的出發點,在“常回家看”的基礎上反思成規律。
第四,回歸常識的啟發式屬性。
回歸常識的啟發式屬性“,意味著選題不一定直接把”常識“本身作為研究物件,也可以把它作為對話的物件,在與常識”對話“的過程中,可以從所討論的”常識“以外的其他方面受到選題的啟發。 **題目之所以要“回歸常識的啟發式屬性”,是因為:雖然不是所有的常識都是完全正確的,但作為真實經驗的直觀反映,常識的“正確性”是有概率的保證的。 特別是,常識可能無法在邏輯上完全呈現多個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但至少它可以反映一些相關性。 這為在選擇主題時深入思考研究問題提供了鼓舞人心和有價值的資訊。
例如,我們有時會從新聞中聽到有人為了買房而假離婚。 對於受法規限制、買不起房的人來說,“假離婚”在他們群體中可能是常識。 《為什麼購買限制無法控制房價:婚姻市場的解釋》(Economic Dynamics,2016年第11期)一文的題目就受到它的啟發。 本文沒有直接研究“假離婚”,而是實際研究“限購令對城鎮住房的影響”問題,顯然是受到“假離婚”的啟發。 這是因為,在“限購”政策的影響下,那些為了買房而“假離婚”的家庭,雖然有錢,但不符合買房的資格,所以他們想到了假離婚,有些人最終就這樣買了多套房子。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從婚姻市場的角度出發,研究限購政策無效的可能原因。 這就是“假離婚”話題的靈感來源。
第五,回到“引入理論”所要求的現實場景。
我們一直說選題“回歸常識”,但這並不意味著無論如何都要讓選題迎合“常識”,更不意味著為了符合常人而刻意淡化選題的理論性質。 乙個標準化的話題必須有一定的理論性。 選題中對“回歸常識”的合理理解應該是:即使是不是專業階層的普通人,也能在特定專業的**選題中看到“自己”,能夠將題材中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聯絡起來。 這種用自己的經驗和實際情況來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的過程,就是理論的替代感。
例如,當談到“教育投資激勵”時,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這是因為“教育投資激勵措施”只提供了一幅抽象的圖景。 教學管理專業以外的其他人很難準確理解其含義,也很難將這一理論與自己聯絡起來,也很難找到與該理論相對應的現實場景。 如果換成《婚姻教育的回歸:'學好'和'嫁好'》(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很多人都能從這個話題中看到“自己”。 其中,“教育中婚姻的回歸”體現了該主題的理論性質; 而“學得好”、“嫁得好”,為普通人提供了“理論帶進來”的現實場景。 換言之,在現實中,很多女性通過“學得好”,實現了“嫁得好”,她們在教育上的投入得到了顯著的回報。 不僅女性可以從這個話題中看到“自己”,男性也能從這個話題中看到參與婚姻市場的自我。
6. 總結。 以上就是選擇“回歸常識”題材的五種方法。 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選題“回歸常識”,旨在降低選題和策劃的難度。 在人類存在價值的終極意義上,“回歸常識”這個話題,也是踐行積極生活的可行途徑。 世界很大,人類很小。 只有從現實生活出發,去觸碰和思考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問題,大家才能一點一點地了解現實世界。 這樣,你就會逐漸達到對生活常識的全面了解。 同時,“常識”永遠是大多數人的常識,而不是少數人的“真理”。 *選擇“回歸常識”的話題,也意味著你總是關注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你總是和大多數人在一起。 這樣一來,每當我想到“常識”時,都會影響大多數人的認知,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作者:劉曉華(主編、科研與寫作所教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