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的半導體巨頭,三星如今深陷困境,經營業績急轉直下。 2023年盈利**8492%,而半導體業務的虧損更是令人震驚。 中美半導體摩擦的導火索,讓半導體強國南韓成為受害者。 為什麼呢? 在我看來,三星之所以成為美國的“提款機”和“炮灰”,根本原因在於它選擇背叛中國,盲目地站在美國一邊。
在國際關係中,南韓雖然是美國的盟友,但本質上是美國的附庸,更像是美國的經濟提款機。 因此,自中美半導體爭端開始以來,三星就毫不猶豫地站在了美國一邊。 與蘋果類似,早在幾年前,三星就開始將生產線轉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然而,這樣的選擇並沒有給三星帶來任何好處。 美國頒布《晶元法案》後,承諾對赴美建廠的半導體廠商給予鉅額補貼。 三星斥資170億美元在美國建晶元廠,但至今仍未收到承諾的補貼,反而受到美國英特爾的青睞,原計畫投產的工廠被推遲。 事實上,美國一直將三星視為制衡中國的工具,不僅如此,還將其視為“自動取款機”,以各種理由要求三星處以天價罰款。
然而,如今的三星卻陷入了絕境,因為“仰外奉承”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產業鏈的崛起形成了不可逆轉的勢頭。 在中國市場,三星的手機市場份額不到1%,尤其是華為的回歸更是讓其處境雪上加霜。
在**鏈領域,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國內企業迅速崛起,在某些領域展現出超越三星的實力。 這些企業不僅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且在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方面也逐漸趕上了傳統的國際巨頭。
特別是在儲存晶元等半導體領域,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取代三星的能力。 憑藉自主研發技術和產能的不斷提公升,長江倉儲、長鑫倉儲等企業逐漸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中芯國際在擴大工廠和提高產能的道路上穩步前進,旨在實現半導體晶元的自給自足。 這些跡象表明,中國產業鏈在全球舞台上表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三星必須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來保持其競爭優勢。
三星目前正處於看似不可逆轉的困境中,也默默宣告,美國所謂的“晶元聯盟”已經名存實亡。 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快速崛起,三星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市場競爭,還來自自身盲目追隨美國的戰略。
在當前形勢下,繼續追隨美國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只能是給三星自掘墳墓的結果。 只有通過與中國產業鏈的合作,實現共贏發展,才是三星走出困境、重獲青春的正確之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合作共贏不僅是企業之間的選擇,也是國際關係的必然趨勢。 如果三星能夠順勢而為,改變戰略,與中國產業鏈攜手合作,或許能夠在未來的競爭中找到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