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天一
責任編輯:劉靜 蘇萍
出版社:遼寧少兒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1
這是一場平等的對話,也是一場即興表演
遼寧省兒童文學學會會長。
寧振之. 劉天一新書《山中來客》是一本散文筆法的兒童故事集,共11章,圍繞11種動物展開,既相互獨立,又具有相互聯絡的連續性。 這本集子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讀者彷彿坐在作者的對面,聽著她的憂慮、恐怖、悲傷和歡樂,聽著她“與豬為伴”和“狡猾的兔子三洞”,聽著她驚心動魄、一波又一波的不安......在喜悅、憤怒、悲傷、怨恨等眾多情緒中,“愛”的主題悄然浮現,就像一條彩色的線連線著整本書的敘事情節。 同情心可以表達在人與人之間,也可以表達在動物與動物之間。 《山來客》的動物故事,是人與自然的對話,或者是動物世界在人類面前的即興創作。 在自然法則、適者生存、適者生存的規律下,人類有責任和義務對弱小的動物給予同情和支援。
愛是善良的力量。 主人公是乙個從城市搬到農村的年輕人,住在離森林最近的乙個小院子裡。 在北方,庭院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動物的聚集地。 面對“新房客”黃鼠狼的到來,“我”從一開始的擔憂和恐懼,變成了好奇和驚訝。 當黃鼠狼擾亂雞舍時,“我”拿起掃帚,不願面對,而這一刻的“軟弱”,與心中的愛與慈悲有關。 《偷雞賊》中出現的愧疚,不是為了“辯解”黃鼠狼,而是為了誤判導致的情緒波動。 對夜裡“癱瘓”的黑貂的描述更細膩:“黑眼睛可憐兮兮地看著我”“小鼻子抽搐”“蜷縮成一團”“全身顫抖”“恐懼多了”“眼睛裡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慌”,......誤打黑貂,自責自責,是一句充滿憐憫的詞,既是客觀印象,也是主觀自責。 檢查黑貂有沒有受傷,黑貂感受到了善意,沒有太過掙扎,警惕地“用小鼻子嗅了嗅”送來的蘋果塊,才放心地啃了一口。 然後他“肆無忌憚地伸展身體”,又吃了一塊牛肉後,“滿意地甩了甩大尾巴”,拿著一團毛線“玩得很開心”。 第二天早上,吃完蘋果和牛肉後,在回到森林之前,“我們互相看了很久”,直到它被扔到地上揮手告別,紫貂“一動不動,用圓圓的小黑眼睛直直地盯著我”。 在作者對動態、形態、舉止的細緻描寫下,人與動物之間的愛與悲憫逐漸滲透、相互誘導、相互理解。 通過許多細節的呈現,讀者可以體會到愛情中蘊含的善良軌跡。
同情心是柔軟的力量。 當小野豬被小院的籬笆卡住時,“我”熱情好心,及時獲救。 作者的描寫充滿了母性的憐憫,散發著濃濃的人情味:“小東西突然停止了尖叫,它悄悄地低下頭,眨了眨眼睛,淚水掛在它纖細的黑色睫毛上。 它虛弱地哼了兩聲,像個無助的孩子在抽泣。 然後小野豬散落在院子裡,塵土飛揚,“我”不僅讓它走自己的路,還喂它奶粉、青菜殘渣、剩菜剩飯。漸漸地,小野豬像小狗一樣跟著主人進進出出。 四八個月後,小野豬長大了,身上的絨毛越來越長,越來越厚,越來越硬,兩顆獠牙咄咄逼人,獸性越來越明顯。 “一時間,分不清眼裡的淚水是寒風吹的,還是納彥山林裡的雪吹的”,把主人的不情願表現得淋漓盡致。此外,還有在雪地裡堅決營救野兔; 有見到馴鹿的緊張、好奇、膽怯、敬畏,小心翼翼,“不敢動”; 他靈機一動,晚上邂逅乙隻水貂熊,希望水貂熊“今晚吃一頓平安的飯,第二天能在樹上蹦蹦跳跳玩耍”; 主人的院子裡有猞猁家族的“不客氣”,還有......他們走出院子時“大搖大擺的美麗姿態”就這樣,在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發生的“偶遇”,凸顯了動物與人之間的愛的互動,人們以“低頭”的慈悲姿態,幫助闖入院落的動物渡過難關,高舉關愛自然生物的旗幟。 作品不僅善待動物,也善待動物,山林的一角迴盪著愛與同情的人道主義之歌。 作者對動物的描寫生動俏皮,人物形象、表情、動作甚至心理活動都以擬人化的方式寫出來,保留了一些童話的特徵和趣味。
《山中來客》是一本山居的“自然筆記本”,具有主觀的創作意境,引人入勝,但又不失真實性。 作者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帶入生活,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在山邊的筆記,揭示了他內心的所有情感,並將愛和同情投射到動物身上,真實可靠。 比如,面對東北虎抓到小鹿後灑在柵欄上的血跡,“我”還是害怕的,只好搬到另乙個遠離山林的小院子裡。 陪伴他的小狗難道不是恐懼的見證嗎? 愛具有“人本善”的自然本性,它的全部表現在恐懼中一次又一次地增長和增長。 面對“剛剛失去母親,親眼目睹老虎一幕”的熊崽,他想第二天來給它吃東西,卻不知所蹤。 幼崽的命運岌岌可危,“我”感到懊悔和遺憾交織在一起,我無法自拔:“你當時為什麼不救它? 這種留在山里的遺憾,讓愛的深度顯得意味深長。 這本書的最後一章,“永遠不會來的客人”,讀起來令人心痛。 拯救狐狸、等待狐狸、回憶喚起的與狐狸的親密接觸等童年故事,形成了人間言行的距離。 愛情可以在童年的世界裡悄然長大,卻在**的世界裡漸漸消失,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悲哀而痛苦的事情。 因此,愛與慈悲的滋養需要伴隨人們一生,直到他們長成參天大樹,代代相傳,守護著人與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