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形燈頭。 龍年春節期間,不少市民和遊客計畫為自己安排一次“龍門之旅”。 除了景區名下的龍之外,龍門石窟的石刻中還隱藏著許多龍。
據龍門石窟研究所專家介紹,佛教中的龍起源於印度,原名“那迦”,類似於蟒蛇,可以作為風雨,掌管財富。 佛像藝術從東漢傳入中國後,龍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北魏遷都洛陽後,挖掘出龍門石窟,龍的形象更加豐富,在佛像的背光下出現,石碑頭、柱頭等,龍的形體以飛龍的形式出現, 一條天龍和一條人龍,兩條龍糾纏在一起。龍門石窟中龍像的演變,既是外來佛教與漢化融合的結果,也體現了不同文明的相互學習和融合,是佛教藝術中國化的縮影。
反射之龍。 背睺龍(意為“回眸”)常見於龍門石窟北魏的尖楣圓拱龕中,以龍身為圓拱,龍頭位於圓拱兩側的柱頭上,呈現出背竄的形狀。
在龍門石窟谷陽洞北壁的眾多佛龕中,可以看到龍背龍的身影。 在魏靈藏神殿的情況下,圓拱中間的兩個龍頭面向兩側,龍身上布滿了鱗片。 龍的長嘴和大嘴,露出的獠牙,上唇捲曲,鼻子凸出,眼睛突出,龍眉向後,龍角向後捲曲,臉頰後面的龍鬚是中國傳統龍的典型形象。 龍頭的繩子由鮮花、寶物等製成,主要用於祭祀聖人和英雄,在佛教中常被用來讚美佛陀。
另外,蓮洞的南壁和北壁,皇甫宮洞的門楣,藥房洞的北壁也可以看作是龍,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仔細看看。
燒毀洞窟門楣的天龍(記者翻拍)。
天龍。 據專家介紹,天龍是自前秦時代以來我國傳統文化中流行的形象,其中蘊含著引導凡人的意味。 龍門石窟中天龍的形象是佛教藝術與中原地方文化融合的乙個例子。
在燃燒洞窟的楣板和谷陽洞的南壁上,可以找到天人與龍的形象。 燃燒洞窟門楣上的天龍雕刻位於燃燒洞窟外壁的洞門上方,左側雕刻著一位坐在龍身上的男性天人,向著洞門飛去。 天人戴著高高的王冠和長袍,乙隻手握著龍的脖子,另乙隻手拿著一面旗幟。 右邊的女仙子頭上梳著髮髻,手持拂子,身下騎著乙隻老虎,老虎的嘴上布滿了金銀花圖案。 專家表示,在敦煌石窟的北周石窟中,有同題材的壁畫,其中的人物是東方王子和西方王母。 因此,有人認為,火洞中的這兩位神仙,很可能是東王爺和西王母,是雕刻在佛教石窟中的道教神靈的化身。
建築和家用器皿中的龍。
在唐宋時期,龍的形象幾乎完全從龍門石窟的雕像中消失了,更多地被用作建築構件或日用品的裝飾。 考古學家在龍門石窟三個洞窟的洞前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建築構件和生活用品。 其中,巨大的龍形脊椎獸說明,鼓台洞前有一座政府建造的大型木結構建築,是一座石窟與木結構相結合的石窟寺。
鼓台洞窟遺址前還出土了乙個龍形燈頭,雕刻精美。 燈座為石灰石,四條龍由四隻角隔開,背部靠中柱,龍頭向外,兩隻角附在背部,嘴為圓形球體,臉頰後面的鬍鬚清晰,身體雕刻有鱗片,右前爪向上舉起,握住圓形蓮座。 佛經記載,龍有四種,其中一種是守衛天宮。 在世俗的宮殿建築和日常生活中,用龍的形象來守護和避火,是常見的現象。 (洛陽日報財經媒體 洛陽網記者 智慧實習生 周 言之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