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近年來,被許多家電企業用作營銷手段和禮物,廠家無利可圖; 然而,在少數家電企業手中,服務是創造利潤和價值的財富機會。
周健||寫
在家電新消費浪潮的不斷助推下,家電圈了解到,家電服務早已不僅僅被家電企業用作一流的禮品和營銷手段,更正在成為家電廠商“賺更多錢”、使用者“非常滿意”的商業突破口。
最大的變數是來自主流群體的一輪家電新消費。 雖然,很多家電廠商都感受到了市場的低迷、需求的下滑,以及競爭的衝擊和壓制; 然而,對於許多家庭和使用者來說,他們正在尋找更高質量的產品和體驗,以及更方便舒適的生活方式和風格。 因此,在“潮湧”的帶動下,家電的大量新消費。
最具代表性的是家用空調、嵌入式冰箱、洗烘機、掃地機械人配基站、整合烹飪中心、煙燻爐洗滌套裝等品類的銷售,成為本輪家電新消費的主力軍。 一方面,憑藉全新的產品結構和功能定位,吸引了眾多年輕主流使用者群體的青睞,產品本身的質量穩定性成為關鍵; 另一方面,這些品類屬於典型的“服務型”產品,甚至需要提供櫥櫃、陽台等跨境設計施工服務,高度依賴商家的綜合服務水平。
目前,聚焦家電新消費的服務需求和內容,不僅僅是簡單的產品上門安裝的售後性質,也不僅僅是包括設計、施工在內的家電服務,還有跨界的家居和家裝服務。 在家電圈看來,這不再只是簡單的家電行業“售前、售中、售後”大服務體系拉通,而是立足家電行業,主動整合家居家居、家裝的跨界服務能力,對內容進行再造。
對於家電廠商來說,隨著家電新消費而出現的跨界綜合服務可以說是“理所當然”,也是家電廠商多年來一直期盼的“從賣產品到賣服務”轉變的關鍵點和突破點。
首先,在家電同質化和營銷與營銷的不斷內捲下,只有較重的資產和手段才能構成各大家電廠商的競爭門檻和護城河。 跨界服務的本質是家電企業與企業攜手,在當地建立起“相對重資產的售後服務體系和團隊”,可以更好地聚焦使用者和家庭,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不僅是家電的安裝設計,還有家電和家居用品的一體化安裝, 以及當地家居改造的裝飾。這種服務不僅繁瑣,而且充滿時間限制,關係到使用者的體驗和商譽,但也很容易與使用者建立感情和信任。
事實上,這些年來,很多家電廠商動輒降價,犧牲利潤搶占市場,不願意建立相對完整可靠的售後服務團隊。 因為前者是“一句話”的事情,後者需要持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短期內也會面臨虧損或無利可圖等經營挑戰。
其次,相較於家電的大規模標準化生產,以及家電安裝維修服務的統一化和標準化,目前重點在地改造家庭的多場景,或新安裝,跨界綜合服務完全是“一戶一需求,一場景一方案”,這就要求服務團隊的個人具有豐富的經驗, 而且商家平台也必須具備豐富的跨境資源整合能力,否則使用者會陷入“一會兒找家電公司,一會兒找家裝公司,一會兒找家裝工人”的煩惱泥潭,相當痛苦。
在這種情況下,家電廠商從服務中賺大錢的機會,就隱藏在“把問題留給企業,給使用者帶來便利和舒適”的經營改革中。 因此,市場上的家電經銷商此時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快與家裝業務資源的對接,拉動家裝公司的建設團隊,然後培養家電服務團隊,使其具備“水電改造基礎”,還要懂得木工等技能, 這樣你就可以“多幹活,多賺錢”。
第三,家電新消費興起的背後,是典型的使用者主義落地和市場引爆。 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定製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方式和場景,同時,對家電的需求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更是基於產品使用過程中的生態和體驗。 也就是說,未來主流消費的使用者不會去家電賣場購買家電,他們可能會在家裝公司,或者在一些場景體驗店,或者是身邊親朋好友的推薦,去裝修或者裝修房子,一步到位就能買到所有的家電, 或場景定製,或全屋成套定製。
因此,未來家電企業的零售渠道將不再是單一的京東、天貓線下和線上門店,或者海爾、美的等品牌門店,**而是海量的使用者。 隱藏在使用者生活、工作的兩大場景家庭朋友、專業圈子、同學圈子、興趣圈子等圈子裡,唯一把握的不再是品牌,而是擁有完全定製化的綜合服務能力,實現對使用者信任的征服,並通過口碑效應的傳播和擴大。 因此,家電家居的未來一定是“服務即渠道,體驗即營銷,信任即財富”。
版權宣告:原創於家電圈未經授權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