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守邊關,兵力充沛,為什麼沒人敢造反
古代邊疆的重臣手裡有重兵,為什麼沒人敢造反?
歷代中國歷朝在處理邊疆問題時都面臨少數民族和外來蠻族的騷擾,為了保衛邊疆,皇帝通常會派出熟練的將領駐守。
不過,邊境關口遠離朝廷,武將全副武裝,不在皇帝管轄之下,難道真的沒有造反的打算嗎? 其實,邊防將領不敢造反的原因有幾個:
在古代,人們信奉“天下不是王地”的觀念,這源於他們從小接受的忠誠教育。 他們把皇帝看作是國家的象徵,對君主的忠誠就是對國家的忠誠。
百姓把皇帝看作是社會安寧、發展生產,甚至保護自己的象徵,古代君主雖然有時平庸,但百姓還是不敢違抗。
當然,乙個主要因素是古代的嚴厲懲罰,使人民無力反抗,不得不服從當權者的安排。 在這種恆定的生存狀態下,每一代人都接受了忠於國王的觀念,因此根本不會出現背叛國王的想法,因為它被視為對祖先的不尊重和對傳統的反叛。
如果百姓還是這樣,侍奉朝廷的將領們是不會背叛皇帝的,只會更加忠於皇帝,只有那些不在乎生死的人才會選擇造反。
第二個原因:皇帝會收容邊防將領。 皇帝願意把百萬的軍權交給乙個將軍,但他也會讓士兵們把心轉向將軍,以防止將軍利用自己的權力壟斷軍事權力。
同時,皇帝會給將領們豐厚的獎勵,比如京城的房子,保證他們在邊防衛隊艱苦生活中的物質需求,同時讓他們的家人享受榮耀和財富。
皇帝把將軍的家人當成賞賜,其實是想約束他們的行為,保證他們不會在邊疆亂來。 此外,邊疆將領的定期輪換,既可以避免一人的壟斷,又可以讓他們互相監督,從而降低造反的風險。
當將軍出征時,皇帝通常會派一名監督者陪同,他的職責不是指揮戰鬥,而是隨時監視士兵的動向。
這個監工無疑是皇帝最靠的親信,一旦發現任何異常,都會立即向皇帝匯報,皇帝得知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扣留將軍的家人。
將軍沒有搬家,一家人也被連根拔起。 然而,在歷史上,叛逆者層出不窮,有成名的,有最終失敗的,為什麼敢冒著生命危險挑戰權威?
唐代的安祿山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
安祿山手中重兵,占領了節度三鎮,實力不容小覷。 更令人吃驚的是,他的家人被留在京城,卻還敢於造反。 這並不是因為唐玄宗低估了自己的野心,而是因為他的野心太大了,以至於他不顧家庭和道德,孤注一擲。
作為乙個胡人,他對中原皇帝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都少了,而拋棄這兩點,讓他無所畏懼。 安祿山的叛逆證明,乙個人的野心一旦釋放出來,他就可以毫無顧忌,哪怕是犧牲家人。
第三個原因:邊防將領軍事力量分散的問題。 通常,邊防將領只有部署防禦的權力,而調兵的權力則掌握在朝廷或監軍手中。
他們真正能指揮的軍隊,恐怕也不過是從國內調來的幾百支私人軍隊而已,而這些士兵的忠誠,並不屬於將領,而是屬於皇帝。
例如,宋朝重視文官而不是軍事將領,邊將實權不斷受到限制,即使他們名義上有數十萬軍隊,他們在安排部隊方面也沒有自主權。
可以在戰場上提出建議,但行動必須等待朝廷的命令,否則無論勝負,將軍都會被處決。 所以,這些將領沒有指揮軍隊的權力,怎麼可能造反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還有物流。 俗話說'兵馬不動,糧草先走',這足以說明糧草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歷史上,因為糧草問題而失敗的戰役很多,赤壁之戰就是乙個典型的例子。 "
孫柳聯軍少勝多,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蹟,但曹操雖然大軍重,但最終還是別無選擇,只能撤退。 究其原因,其實是糧草的問題。 當時,曹操的北方地區初步確定,基礎不穩固,這次戰役的後勤補給線太長,糧草的運輸成為一大難題。
再加上偶爾服役的干擾,曹操的兵馬都疲憊不堪,曹操對此深有體會,所以為了不造成更大的損失,他主動撤退。
在戰爭中,焚燒敵人的糧草是一種常見的策略,因為沒有它,敵人就會陷入困境,無法抵抗很長時間。 但是,這些穀物和草的供應從何而來?
答案來自朝廷。 數十萬邊防士兵得到了朝廷的支援,一旦戰爭開始,他們就需要朝廷的財政支援和食物。 戰爭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也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
結果,食物、藥品和金錢需求量很大,許多朝代都因為戰爭而耗盡了國庫。
邊疆將領若想造反,朝廷斷供後,他們的糧食從何而來? 有人可能會認為,一些將軍可能已經秘密準備了多年,並儲存了足夠的食物來支援他們的行動。
然而,這種可能性實際上不太可能。 幾十萬百姓的糧食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皇帝連這種事情都不知道,那他很可能是乙個平庸無能的君主。
因此,從概率上看,邊疆將軍造反的可能性其實很小。 不過,歷史上確實有一些成功的叛軍,比如趙匡胤、朱元璋等,他們是如何達到目的的呢?
朱元璋造反成功的關鍵,在於他深深扎根於人民群眾心中的政治智慧和號召力。 元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百姓苦苦,天災人禍更是雪上加霜。
在此背景下,朱元璋號召人民起義,贏得民心,豎起反抗元朝的旗幟。 他的果斷行動和堅定的信念使他在叛亂前沒有後顧之憂,他把親戚帶到了自己身邊。
他的成功不僅源於他的政治智慧,更源於他對人民的深愛和關心。
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在封建王朝中脫穎而出。 他們造反的原因不是對朝廷的不滿,而是老百姓對平庸皇帝的厭倦和叛逆。
叛軍的糧草不是傳統朝廷提供的,而是一路徵集的,無論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都體現了叛軍的人民本性。 此外,朱元璋的領導風格也很受人民群眾歡迎,他滿懷愛兵愛民,所到之處都會得到當地人民的積極支援。
因此,叛軍並不存在“忠誠”的概念,但目標是保護人民,推翻腐敗統治。
憑藉自己的威望,他吸引了大批叛逃者,成為起義的中流砥柱。 士兵們欽佩他,齊心協力,這是他起義成功的關鍵因素。
當時,有幾支實力不相上下的起義隊伍,但在實力上,朱元璋略勝一籌,最終成為了贏家。 朱元璋登基後,迅速穩住了局勢。
為什麼後來沒有人反抗朱元璋? 因為他很清楚叛亂所需的條件,所以他已經採取了充分的預防措施。
這筆交易的風險極高,但成功的機會卻很小,從漢朝開始,叛亂就受到法律的嚴懲,斬首滅族三族。 隨著時間的流逝,皇帝的權力越來越集中,叛亂的指控也越來越嚴重。
成功可以改朝,失敗會受到九族的懲罰,所以造反的“價效比”並不高。
如果根被砍掉,家裡的蒼蠅就飛不出去了,前幾代的樹枝也會遭受這種命運,從世界上消失。 古代的酷刑是如此豐富多彩,以至於沒有人願意嘗試,只要酷刑存在,它就是對世界的威懾。
冒著這樣的風險,以接近零的成功率完成一項任務,沒有人敢輕易嘗試,除非天下動盪,皇權動搖,人民抵抗到底,否則才有可能成功。
總的來說,邊防將領之所以沒有造反,一方面是因為缺乏勇氣,但更重要的是缺乏造反的實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