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現任信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海南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階研究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通貨緊縮,又稱通貨緊縮,是指社會水平不斷下降,貨幣價值不斷上公升的現象。 關於評判標準,一般認為,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則意味著經濟處於通貨緊縮狀態。 但這只是狹義的消費品通貨緊縮,廣義的通貨緊縮還應該包括消費品以外的經濟因素,尤其是資產,包括房地產和**等金融資產。 事實上,有時資產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比消費品通貨緊縮更大。
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是相反的。 通貨緊縮或通貨膨脹是經濟的主要威脅,取決於經濟的總供求結構。 當然,對於供不應求的經濟體來說,通貨膨脹是主要威脅,就像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的經濟和今天的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一樣; 通貨緊縮自然是供過於求或產能過剩經濟體的主要威脅,就像中國經濟和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一樣,除了新世紀初以來的特殊時期。
就中國經濟而言,自新世紀以來,CPI大部分時間都低於2%; 與大部分時間超過6%的經濟增長率相比,這一水平相對較低,因此中國已經進入了消費品低通脹階段。 但與此同時,房地產正在飆公升,自房改以來已經飆公升了幾十倍; 鑑於房地產約佔中國居民總資產的65%,雖然動盪低迷,但可以說中國的資產和消費品在年前處於高通脹階段,相反。
然而,近年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消費品低通脹形勢進一步發展,正朝著窄通貨緊縮的方向發展。 2023年,中國CPI將位居全年第一。
我。 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同比變化是: 和根據標準定義,它已經進入了窄通貨緊縮範圍。 雖然與上月相比有所改善,但今年是否會繼續改善還有待觀察,即使可以,也會在更長的時間內低於 1%。 資產方面的情況要嚴重得多,房地產**連續兩年大幅下滑; ** 它年復一年地在已經很低的水平上大幅下跌。 從消費品和資產的情況來看,目前中國出現大範圍通縮的威脅不小。
事實上,通貨緊縮的威脅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中的乙個問題,與經濟增長下滑一樣嚴重,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通貨緊縮的威脅和經濟增長放緩如何相輔相成?特別是,通貨緊縮如何對我們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這應該得到充分的估計,不僅要從國內的角度來評估,而且要從國際環境的角度來評估。
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在狹義通貨緊縮的情況下,消費者覺得錢值錢,儲蓄比消費更有利,所以增加儲蓄,減少消費; 當企業的利潤下降時,預計企業將繼續減少投資,而當他們的產品或服務較低時,預計它們將繼續下降。 結果,消費和投資同時減少,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 在資產通縮的情況下,資產的財富效應由正變為負,面對財富縮水,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能力被削弱,不得不減少消費。 除機械裝置外,企業的很多資產都是金融資產和不動產,這些資產的縮水導致企業資產負債表惡化,從而削弱了投資能力和意願,也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 要知道,經過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和大量貨幣的發行,我國很多消費者和企業積累了大量的資產,而決定他們消費或投資的主要變數不僅是流動收入的多少,還有存量資產的價值。 這樣一來,從國內環境來看,通貨緊縮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不僅如此,從國際環境來看,當前的全球經濟金融環境使得中國通貨緊縮的後果更加嚴重。 你這是什麼意思?
自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採取了極其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包括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 應該說,這樣的政策使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擺脫了金融海嘯,避免了持續的衰退,實現了十多年的經濟增長。 雖然近年來,在新冠疫情、俄烏衝突、**戰等因素的影響下,其負面後果不斷顯現,導致通脹居高不下,迫使政策當局採取加息、縮減資產負債表等緊縮行動,但十多年來的極端貨幣寬鬆政策給中國帶來了非常大的超額儲蓄。社會上,雖然這些超額儲蓄隨著美國加息和資產負債表縮減而開始減少,但即使降息,資產負債表縮減到正常水平,邊際仍然很大。這意味著,過去十幾年大量印製的鈔票大部分將無法收回,因此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改變。 至於最後的後果,可以說遲早會導致危機,但短期內不太可能,目前也很難解決,即使導致危機,美國也可能借助美元霸權採取新的寬鬆形式。 也就是說,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將不得不面對全球美元流動性明顯過剩、通脹水平持續處於高位的外部環境。
面對這樣的外部環境,如果中國經濟繼續通貨緊縮,其負面後果不容小覷。 首先,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已經明顯落後的中國相對於美國將進一步下滑。 其次,雖然中國實際GDP增速將繼續快於美國,但名義GDP增速將接近美國名義GDP增速,因此中國經濟規模追趕美國的步伐明顯放緩,中國在全球經濟份額中的上公升趨勢放緩甚至停止, 中國經濟崛起的勢頭將受到嚴重阻礙。第三,以上兩點將進一步削弱市場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前景的預期和信心,市場預期和信心是中國經濟能否從根本上復甦的關鍵。 最後,還應該認識到,美國的通貨膨脹和中國的通貨緊縮,美元的氾濫和人民幣的限制,不僅影響了中國企業走出去購買全球資產的風險,更重要的是,中國資產被國外低價收購的風險。 從而使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陷入尷尬境地:加快開放將使外國資金能夠低價收割中國資產,放慢市場開放步伐與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背道而馳。
綜上所述,通貨緊縮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現階段。 因此,有必要在巨集觀經濟政策上採取果斷行動,防止通貨緊縮的蔓延。 首先,要堅持發展第一的理念,探索包括現代貨幣理論(MMT)模型在內的各種巨集觀管理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從根本上消除通貨緊縮的威脅。 二是加強貨幣財政政策寬鬆,貨幣政策降準降息時機應盡早。 財政政策要加大支出力度,推動CPI盡快回公升; 第三,寬鬆措施的出台要更加集中、分批,這樣才能推動措施更快地產生效果,更重要的是提高市場對政策寬鬆實施的確定性和決心的認識,從而增強市場預期和信心。 四是要對房地產市場和第一市場給予特別扶持,進一步大力放寬房地產調控力度,力爭在年內穩住房地產投資、銷售和銷售; 刺激政策要長短貫徹,長期要建立真正市場化的發行和交易機制,鼓勵各方資金在短期內進入市場,從而推動經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