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或將成為阿里巴巴轉型的下一站。
2月1日,有訊息稱,阿里巴巴正在考慮銀泰百貨。
據報道,“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已經與幾家公司進行了接觸,以評估他們對收購銀泰的興趣。 2023年,蔡崇信將接替張勇,阿里將在這個時候開始**談判。 就在上個月,阿里與一位潛在買家進行了會談,一位“知情人士”說。 據說銀泰目前在國內擁有100多家門店和商場。
報道稱,在2017年阿里巴巴牽頭的私有化交易中,銀泰的估值約為40億美元。 然而,面對環境變化,銀泰是否仍能產生足夠買家的興趣尚不清楚,“前期試探性談判或會失敗”。 報道稱,此舉意味著蔡崇信和阿里巴巴新任CEO吳永明正在考慮阿里巴巴改革的下一步,也意味著阿里正在重新審視其“新零售”的野心。
*報告截圖。
觀察家網就此事向銀泰求證。 截至1日17:00,沒有回應。
阿里銀泰的手把手歷史。
銀泰零售是中國知名的百貨連鎖店,在包括杭州在內的中國一二線城市經營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
阿里巴巴與銀泰的合作歷史可以追溯到10年前。
2013年5月,阿里巴巴與銀泰集團共同打造“中國智慧型物流骨幹網”專案,即菜鳥網路,銀泰集團出資16億元,占股比例32%,成為第二大股東。 同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與銀泰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探索線上線下融合(O2O)。 作為雙方合作的第一步,銀泰零售集團將參與天貓“雙11”活動,屆時將借助35家線下實體店的相關資源支援該活動。
2013年11月,全國29家銀泰門店收銀員支援支付寶錢包支付。 次年(2014年)3月,銀泰零售集團攜手支付寶錢包推出首張虛擬會員卡“銀泰寶”——2014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提高53的價格投資7億港元投資銀泰零售。 兩家公司將連線未來的業務基礎設施系統線上和線下,並將成立合資公司。
2015年5月,時任阿里巴巴CEO的張勇成為銀泰零售董事會主席。 這也標誌著銀泰零售進入阿里巴巴時期。
2015年6月30日,銀泰零售集團召開轉型發布會,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全面整合,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線上線下商務對接融合的重要平台。 2016年6月29日,銀泰零售集團宣布已接受阿里巴巴的換股通知。 換股完成後,阿里巴巴在銀泰的總持股比例將達到2790%,正式成為銀泰零售第一大股東。
2017年1月10日,銀泰零售在香港聯交所宣布,銀泰將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子公司阿里巴巴投資和銀泰零售創始人沈**等聯合要約人私有化,交易金額為19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77億元),較停牌前最後乙個交易日溢價42%。 公告稱,私有化後阿里巴巴將成為銀泰的控股股東,其持股比例預計將增至74%左右。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將走向何方?
有傳言稱銀泰商業正面臨第一階段,這無疑將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戰略送上了舞台前。
2016年10月,馬提出“新零售”概念,強調線上線下物流的融合。 2016年11月,阿里巴巴通過其子公司收購了三江購物32%的股份,並著力布局線下超市。 此後,銀泰的私有化也被看作是阿里巴巴加強線下整合的舉措,而當時海外電商巨頭亞馬遜布局實體超市Amazon Go的訊息也刺激了新零售概念的公升溫。
在推動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的過程中,阿里巴巴前CEO張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公開報道,在張勇看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沒有區別,只有新舊之分。 如果你忽視機會,你將不可避免地被邊緣化甚至淘汰。 通過整合移動網際網絡、實時使用者資料和技術的力量來提高運營效率,實體零售商可以為消費者創造新的價值。
然而,當前內外部的變化,正讓“新零售”面臨各方面的考驗。
全球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中國概念股集體飆公升已成為過去,阿里巴巴的市值也與過去不同。 隨著電商等核心業務競爭的加劇,以及市場從未來故事中逐漸回歸,阿里需要更加務實、冷靜地思考自己的每一項業務——“新零售”也難以置身事外。 據**稱,“近年來,阿里高管很少談論這個概念”。
在一些人看來,新零售的本質是利用資料和線上服務,實現“老零售”的現代化。 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的溫度、資訊的硬度、一流的鏈條和物流體系的深度也至關重要。 新零售的願景是美好的,但也極其困難——甚至它真正的市場前景有多大,可能也值得重新審視。
阿里巴巴正在考慮**銀泰百貨“,目前仍處於傳聞階段。 但一些現實可能已經變得更加清晰。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對“新零售”的重新思考,注定是其多元化業務重新思考的一部分。 在網際網絡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許多企業已經多元化布局。 面對現實的變化,哪些業務是核心,哪些業務需要調整,哪些業務需要調整......很多戰略思維可能需要“重做”。 “既要又要”的時代正在過去,“你不想要什麼”可能比“你想要什麼”更重要,更難選擇。
本文為本 Observer.com 獨家稿件,不得擅自授權,也不得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