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通過陳橋兵變建立了繁榮的大宋王朝。
雖然不是乙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但宋朝的經濟繁榮和文化繁榮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說在和平時期,這樣的國家當然是興旺盛的,是值得稱讚的,但不好的是,宋朝的周邊敵人是連續不斷的,沒有聽到任何規模的戰爭。
而且,出身武將的趙匡胤,怕將領們再上演黃袍大戲,所以在用一杯酒釋放軍權後,對宋朝的軍制進行了實質性的改革,導致宋朝每年拿出60%或70%的稅收投入軍隊。
但是,由於制度的問題,宋朝的軍隊在戰鬥中還是輸得多。
當然,宋朝的軍事實力雖然比較弱,但並不能證明大宋軍隊中沒有勇猛的好將。
宋徽宗時期,宋朝有一位以射箭聞名的將軍,但是兩軍交鋒前,將軍就放了幾支箭,打偏了。
敵人見狀哈哈大笑,轉過身看到箭在哪兒,簡直不敢相信,嚇得愣住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位將軍就是宋朝著名將領何觀。
在漢代,有一位飛將李廣的箭不失手,箭矢入電,在宋代,有一位名將何冠,一石二鳥,箭飛入石中。
何觀從小就練武,天生神通,擅長騎術和射箭,尤其以射箭聞名。 長大後,何冠憑藉著驚人的射箭技巧成功參軍。
宋朝雖然重文輕兵風的氣氛十分嚴肅,但軍隊中不乏對官兵的培養和一流裝備的供應。
而且宋朝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在裝備的研發上,不管是什麼樣的特種兵,都能得到在軍隊中大顯身手的機會。
何觀的射箭一進軍,就得到了將領們的高度認可,紛紛稱讚何觀的射箭技藝,令人驚嘆。
因為何觀的射速不僅比常人快,而且精度也異常高,所以他經常可以在短時間出幾支箭,而且都位於乙個地方。
精準的箭矢雖然在古代很少見,但也不是不可能,何觀真正佩服的還是他的實力和準確的預測。
對於乙個普通士兵來說,射出一支箭,可以擊中敵人的要害,一擊斃命,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
但是何觀能夠利用箭矢的慣性,在射中第乙個敵人之後,準確地射中第二個敵人的要害,並殺死他,這樣的箭法不得不說非常恐怖。
正因為如此,賀冠在經歷了幾場戰鬥之後,神射手的名聲在軍中廣為流傳,甚至一度受到軍中高階將領的重視。
在隨後的戰鬥中,何冠憑藉著出色的射箭技立下了不少功績,官職也屢次晉公升。
在得到張康國的賞識後,宋慧宗也對有機會進京迎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他讚不絕口,並派他到前線擔任重要職務。
何觀作為弓箭手的名聲,不僅在宋朝廣為人知,就連敵人也聽說過他的傳奇事蹟。
遼國一直盯上大宋王朝,自從西夏在遼國的支援下建立以來,就一直在遼國的指揮下不斷挑釁大宋王朝的邊界,以此來牽制和消耗大宋王朝的軍事力量, 這樣大宋王朝就不能全力對抗大遼了。
自從何觀的名聲被介紹給大遼之後,大遼就對何觀十分重視,如果他真的如傳說中那樣,哪怕是珠子和箭,他都能一石二鳥,無疑是大遼和大宋之戰中乙個巨大的隱患。
哪怕何觀在大規模戰鬥中的作用可能不是特別明顯,但如果他專門針對自己的將領,後果也是難以想象的。
所以,經過幾思而後行,大遼國高層決定給這位大宋王朝的神射手一試。 於是大遼調集了數萬大軍,在與遼宋交界處挑起了大宋。
見大遼只是在虛張聲勢,卻沒有抓住時機出擊,何觀對遼國軍事行動的目的有了一定的猜測。
為了鼓舞軍隊的士氣,也為了震懾遼國軍隊,何冠決定滿足遼國的好奇心。
只見他站在指揮台上,面對遼軍的挑釁,他漫不經心地舉起沉重的弓,彎弓定箭,滿懷抱弓,微微瞥了一眼,射箭而出。
看到這個神槍手已經射出了箭,廖**一行人頓時嚇了一跳,就算不相信有人能有神箭,但難免還是有些擔心。
但過了一會兒,他們發現廖**隊裡沒有人受傷,於是放鬆下來,繼續挑釁。
這麼多人站在一起,卻沒有人受傷,這讓廖**隊更加肆無忌憚,覺得何冠的名字只是在吹噓。
何觀見敵人愈演愈烈,連忙拔出三支箭,眨眼間,三支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向了遼軍。
面對來勢洶洶的三箭,遼軍再一次被嚇了一跳,但半個時辰後,依舊發現遼國沒有人受傷。
這讓廖**一隊氣勢洶洶,罵得更開心了,在場的宋軍看到何冠接連射出幾箭,不由得有些尷尬,不知所措。
面對遼軍的侮辱,何觀只是淡淡的瞥了他們一眼,然後收起弓箭,抬手指著遼軍身後的巨石。
遼軍看著何冠的舉動,也不知道為什麼,紛紛回頭看去,遼軍陣之間,最後一排後面的巨石上,果然有四支箭齊齊去,每支箭都離得很近,彷彿是綁在一起的。
最重要的是,每支箭都有一半射進了巨石,還有一支箭,連尾巴都還暴露在外。
這精準的射箭和恐怖的威力,瞬間讓剛剛罵罵咧咧的遼軍閉上了嘴,有些遼軍瘋狂的笑容甚至嚇得說不出話來。 而在場的宋軍自然看到這一幕,紛紛鼓掌,宋軍士氣大漲。
遼軍將領看到何冠的箭後,怕自己繼續留下來,被何冠用箭“點名”,於是急忙整軍撤退,向遼軍高層匯報了這件難事。
這一戰之後,何冠的名聲在遼軍中徹底傳開了,遼軍的將領們在何冠參加的所有戰鬥中都極為小心翼翼,生怕被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