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開春”已經過去,西南地區的冬小麥已經接連收割,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冬小麥即將還綠,黃淮海和西北地區的冬小麥距離還差半個月左右的綠化。1月31日至2月5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雨雪和冰凍天氣。 總體來看,雨、雪、凍天氣有利於冬小麥生長,但由於主產區當地麥田秧苗狀況不均衡、雨雪凍害風險高、病蟲草基數高等不利因素, 春季田間管理難度增加。各地要圍繞“防凍防染、助弱控興”為重點,堅持“早”字,抓“防”字,促進苗木轉型公升級,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一是及時對苗木進行檢查,分類整治。 本輪雨雪低溫過後2-3天,及時排查幼苗凍害情況,一旦發生嚴重凍害,選擇適宜溫度的晴朗天氣,及時採取追肥、葉面噴施等措施,對施肥和補救措施進行分類處理。 秸稈分蘖凍害率為10%-30%的麥田每畝施用尿素約5公斤,凍死率為30%-50%的麥田每畝施用7-10公斤尿素,凍死率50以上的麥田每畝施用尿素12-15公斤,促進生長恢復。 對於未受雨雪、冰凍影響的麥田,也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凍預案。
二是疏浚溝渠系統,排乾水。 本輪雨雪凍天氣對華南地區水稻和小麥影響較大,部分麥田積水較多,部分麥田受損。 土壤過濕的麥田更容易形成弱苗,因此需要及時清理溝渠排水,減少汙漬,提高土壤通氣性。 對已經受損且有受損傾向的稻茬和麥田,應充分開通和清理溝渠,保證排水暢通,保證雨水停田,溝渠無水,以減少和防止水害的發生。 平整的溝渠系統也有利於春後抗旱,結合追肥,需要灌溉拔節和引導水,以提高苗木質量。
三是壓制鋤頭,增加溫度和水分。 早春壓制可以封堵裂縫,使冬季凍融鬆散的土壤固化,增加溫度和水分。 要抓住好天氣,及時適當壓制,如果土壤太濕而不壓制,要注意,以免造成壓實; 霜凍麥田不壓制,防止對小麥幼苗造成損害; 3、拔節前後麥田不壓制,以免傷苗、殺苗。 鋤地可以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 鋤草應與抑制相結合,先壓後鋤,以促進年輕化和根系生長。 對於凍害較重的麥田,應在早春進行小麥或鋤草,以清除枯葉,促進新葉的早期生長和快速生長。
四是肥水管理促進弱控興。 早春是促進弱控強苗健康生長的關鍵時期,本輪雨雪降溫天氣使一些強苗在冬麥田幼苗變弱之前,早春要及時進行肥水管理。 以弱苗為主,對黃葉、分蘖數不足的弱苗田,溫度公升高後應及時灌溉施肥,每畝施用尿素6-8公斤,磷酸二銨3-5公斤,對幼苗施用拔節肥,促進苗木轉化公升級。 王苗以防治為主,在補綠至上公升期時採用壓制和化學防治或深鋤等方式剪除根系,以抑制分蘖,降低凍害風險。 春季延遲施肥和澆水,拔節中後期追肥澆水,一般每畝施用8-10公斤尿素; 對於冬前過於旺盛,還綠後有脫肥的麥田,應在拔節前中間追肥苗澆水。
五、防病除蟲、化學除草。 由於冬季前溫度變化大,除藥面積比例小,各麥區部分麥田雜草較多,且隨著春季氣溫公升高,紋枯病、莖基腐病、條銹病、小麥蜘蛛、蚜蟲和地下害蟲已進入初期,特別是早春的降水有利於病害和草害的發生。 要加強監測防控,減少病蟲害數量,減少春季危害。 對於小麥條銹病,及時採摘和處理,早預防,小預防。 對於冬季前未除垢的麥田,當日平均氣溫穩定至6點後,選擇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的好天氣,及時進行化學除草,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嚴格按照要求操作,避免農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