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至20日,話劇《燕水歌謠》將作為“2024年國家大劇院新年演出季”的一部分在北京首演,並將連續兩天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燕水謠》以抗日戰爭時期赴延安的知識分子青年的成長為線索,寫下了他們從文藝家到文藝戰士的轉變,勾勒出黨的文藝思想的形成,如“為什麼提出”、“如何建立”等。 和“影響”。該劇在生動的人物塑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感人的打鬥場面中,塑造了觀眾為家國而戰、為理想奮鬥的壯麗群像,揭示了“扎根於生活,為人民服務”和“文藝為職工服務”的深刻內涵。 農民和士兵”。
《燕水歌謠》採用散文詩的結構,在人物設定上以“類別”代替“個體”,在群像塑造中注重個體的表達。 在保留歷史真實人物精神的前提下,他進行了藝術虛構,使情節與歷史事實相呼應,精神與時代相聯絡。 比如陸毅弟子溫慧欣和八路軍軍長範鐵峰的愛情,幽默感人。 兩人一開始不了解對方,後來逐漸接納對方,走到一起的過程,就像是中國文藝與中國革命的浪漫結合。 再比如範鐵峰送給溫慧欣的炮彈彈筆,體現了延安文藝座談會“讓子彈變成筆,讓筆變成子彈”的精神核心。 延安“陸毅”創作的文藝作品也盡可能地嵌入劇中,既強化了戲劇的節奏,襯托了歷史氛圍,又滿足了觀眾的懷舊情緒,形成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創作者將思辨的過程和精神觀念融入到生活的故事情節中,在不同藝術觀念的交流與碰撞中,“什麼是藝術”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藝術”。 其中,既有文藝工作者之間的討論,也有文藝工作者與普通人之間、軍人之間關於文藝作用的辯論。
該劇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新華網、習安市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習安市文化和旅遊局、習安曲江新區管委會聯合出品。 該劇目曾參加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作為展覽劇目的“開幕劇目”在溫州大劇院上演; 2021年入選陝西省文化精品重點扶持專案; 入選陝西省藝術2023年度舞台藝術創作資助專案; 被選為習市文化產業發展支援促進文化事業專項基金的資助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