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停滯不前,中國晶元有充足時間趕上台積電和三星!
眾所周知,在晶元技術方面,中國中國大陸與世界先進晶元技術還有很大差距。 例如,台積電和三星已經推出了 3nm 工藝,並將在 2025 年推出 2nm 工藝。
我們該怎麼辦? 目前的14奈米,即相差約10年。
華為的麒麟9000意味著我們距離7奈米工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算是7奈米,也需要五年多的時間,只要有一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到。
這也是美國想要阻止或拖延美國在晶元技術上的進步,以便美國能夠從中獲益的原因。
例如,極紫外光刻機不需要銷往中國大陸,現在,兩台最先進的深紫外浸沒式光刻機不需要銷往中國大陸**。
誠然,情況很嚴重,但我們不必太擔心,因為目前的晶元技術已經達到了物理極限,完全可以趕上台積電和三星。
晶圓工藝中的14nm、7nm、3nm等是什麼? 也就是說,門的寬度。 也有一些人使用它"線寬"(線寬)表示晶元的最小蝕刻寬度。
然而,自28nm工藝以來,晶圓行業的線材厚度並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因為電路只能提供幾十個甚至數百個原子寬的電力。
從28nm開始,晶圓工藝的進步主要體現在架構和工藝的改進上,從而實現了相同的能效和效率。
比如28nm的工藝,我們用28nm的工藝來做,在下一代的工藝中,線寬保持不變,理論上也是28nm,但是因為架構、工藝等方面的改進,它增加了15%,現在是28奈米,還是22奈米? 比如 22nm、14nm、10nm 等等。
同樣,7 nm、5 nm 和 3 nm 並不意味著 7 nm、5 nm 和 3 nm 線寬,而只是架構、工藝等方面的改進,因此理論上它們具有 5 nm 和 3 nm 的能效和功能。
前段時間,晶元製造工藝的發展並不依賴於降低線重,而是通過更先進的架構,如FinFET電晶體、Gaafet和3D電晶體堆疊"再現"摩爾定律,這些結構最終意味著"等效過程"過程! 在。
此外,由於線寬並沒有真正減小,因此需要光刻和蝕刻裝置等半導體裝置來製造此類晶元。 在這樣的情況下,所謂的晶圓製造工藝雖然還在往前走,但實際上卻停滯不前,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追趕。
即使我們沒有先進的EUV光刻技術和先進的浸沒式深紫外光刻技術,我們也可以通過公升級結構和工藝,改進電晶體結構,改進封裝工藝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