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泉州1月30日電(記者王磊)閩南漁村的“簪花圈”出圈:傳統與時尚交融。
作者:吳冠彪。
我來泉州是為了體驗“簪花圈”。 走進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普普村,來自泰國的張愛玲頭上戴著“簪花圍”,靠在“牡蠣殼屋”上,對著鏡頭擺出各種姿勢。 “給我的泰國朋友拍張照片,他們也會想來的。 ”
1月29日,來自泰國的張愛玲走進普埔村,拍下了頭上戴著女性“簪花圍”的照片。 (*來自***。
從2023年初的當紅明星趙麗穎帶著一群頭上戴著“簪子”的**開始,引爆了網路,給普普的女性文化帶來了火,“簪圍”繼續“出圈”,閩南千年漁村普普也迅速走紅, 吸引不少人前來打卡。
如今,“為什麼是中國,香海泉州”線上主題活動正在走進普普村,探索普普女性文化的傳統與時尚。 走在大巷小巷裡,像張愛玲這樣從五湖四海而來的年輕人,穿著和普普姑娘一樣的服飾,戴著“簪花圈”,形成了一道動人的“花海”景觀。
普普是乙個以漁業和灘塗養殖為主的沿海漁村,普普努是普普村漁婦的名字,是福建三大漁婦之一。 與梅州女子的“帆船頭、海裝、紅黑褲送平安”和徽安女子的“黃帽、花頭巾、露臍上衣、肥褲”不同,普普姑娘是“民主的頭、封建的肚皮、插上海花園的頭”。
普普女人的頭髮在腦後梳成乙個髮髻,髮髻上交叉乙個“骨髮髻”,插上幾朵五顏六色的花朵,髮髻最外側是美麗的“簪花圓”,許多髮簪花被當季的小花綁成乙個整齊的花環, 有紅、黃、白、紫等顏色。“戴簪子、穿大襯衫、寬褲、淡紫色吊墜”是女裝的典型特徵。
2023年11月16日,遊客在普普村體驗當地漁婦的“簪花圍”頭飾。 (*來自***。
普普少女至今仍保留著頭上戴“簪子花圈”的習俗,“普普姑娘習俗”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村里的婦女告訴中新社記者,穿“大襯衫”出海時很難被漁網纏住; 內穿黑色闊腿褲,適合勞動; 頭飾比服裝更有特色,色彩絢麗靚麗,展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不管你有多辛苦和疲憊,只要你頭上有鮮花,日子就不會太苦。 一年過去了,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普普的女性文化,普普女性文化的推動者黃麗勇,說服了原本抗拒鏡頭的老奶奶和阿姨們當模特,用村里的舊物打造了民俗展示區,弘揚了這種文化。
黃麗勇還走進學校開設了普普女性調研課程,跟隨文旅部門到各地參加推介會、文博會等活動,甚至將普普女性文化帶到了國際時裝周的舞台上。
普普社群黨支部副書記莊群說,普普村位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港北岸,是無數遠洋商船的起點,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2023年11月16日,遊客與普普村漁婦合影留念。 (*來自***。
幾千年來,“簪花圍”的熱潮也改變了普埔村民的生計。
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從漁場轉向商場,從賣魚轉向民俗、文創產業、餐飲等領域,成為新的“尋海者”。 村里,普埔女裝店、民俗體驗館、學習中心、研究社、小吃店等招牌隨處可見,“簪花圍”體驗館也紛紛向周邊城市和網路平台開放,拉動一波排人來試潮。
在黃麗勇看來,普普女孩頭上的“簪花圍”,是普普漁民一家的情感和記憶,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海之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今年春節元宵節期間,海思普普文化節將再次上演,以燈展、藝術裝置、專題主題園林晚會等形式展示普普婦女民俗。 在千年老漁村,傳統與時尚、歷史與現實交織、交織在一起,讓遠近遊客都能感受到“海風萬里,四季綻放簪子”之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