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台灣問題浮出水面。 為了和平統一,中共向蔣介石提出了乙個非常誘人的條件:台灣回歸,蔣家繼續執政; ** 只保留外交和軍事權力,台灣省20年內不能進行土地改革; 台灣最大、最大的**職位和薪水保持不變。
條件極好,但蔣介石還是不滿意,希望把廬山給他養老。 這樣的待遇,對於乙個只剩下小島的軍閥來說,實在是難得一見。 那麼,如果兩岸顛倒過來,蔣介石佔據了強勢地位,**處於弱勢地位,他會怎麼處理***呢?
這在重慶談判中得到了答案,這是具有諷刺意味的。
談判前的暗流: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世界對中國統一的期望越來越高,美國甚至提出將共產黨納入憲政形式,參加改組的聯盟**。
然而,在蔣介石發出邀請***南下談判的“冷電報”背後,其實並不是真的要和,而是想藉此把破壞和談的責任推給共產黨。
然而,李克農破譯了國民黨的密碼本,暴露了蔣介石的自私自利,使他的計畫難以實施。
8月16日,蔣介石指示“冷電報”全文,強調他對和平的強烈願望。 然而,當他的決定宣布後,**的回電“公典”立即被發到了重慶,但他並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會去重慶。
這封電報發出後不久,周立武和羅伯仁就趕到棗園,詢問***他們對“冷電”的真實看法。 **經過慎重考慮,他鄭重地告訴他們:“目前我沒有去重慶的計畫,等江主席答覆後再做決定。 ”
周和羅離開後,他們迅速給重慶發了一封秘密電報,通知他們:“*永遠不會去重慶。 蔣介石將“槍擊”與周、羅的密報相比較後,得出結論:“*果然,我沒有勇氣來重慶。 ”
蔣介石發來一封措辭強硬的電報,看似誠懇地邀請***來重慶,但實際上,為了增加自己的籌碼,他以為***不敢來。 不過,**機智地回了電話,打算讓***先去重慶,好好伺機。
**的電報和宣告使蔣介石相信***不會輕易來到重慶。 在第三封電報中,蔣介石希望***帶著***來重慶。
**給蔣介石發了一封名為《恭敬的電報》的電報,該電報發表在**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巧妙地設下圈套,蔣介石接到電報後大吃一驚,沒想到***竟然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直到***的飛機即將起飛,蔣介石才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考慮如何與***談談。 雖然國民黨高層很快制定了一些基本政策,但面對如此突然的變化,他們措手不及。
首先,它願意放棄從廣東到河南的黃河以南地區; 其次,江南地區可以移交給中共; 最後,江北地區可以移交給中共。 蔣介石要“忍耐”,我們黨願意妥協,看來談判可能會成功。
然而,當蔣介石看到中共提出的關於談判的十一點時,他感到震驚。 這些觀點雖然沒有提出過分的要求,但一開始就表明了他們願意支援蔣介石作為國家領導人,並在和平建國後貫徹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
後者的要求只是要求蔣介石承認解放區和八路軍,結束黨的統治,與各方平等合作,並在政治民主化後將軍隊國有化。
蔣介石對前兩點表示讚賞,但對後兩點卻很為難。 當談判真正開始時,我們提出了具體條件:重新選舉國民議會代表; 中共人員在山西、河北、山東、察哈爾、熱河、陝甘寧邊境地區等地擔任和組成省主席; 曾任天津、北平、開封、上海四大特區市副市長、副市長; 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改組為48個師。
蔣介石聽了這話,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條件:堅決不承認解放區的存在。 不過,他表示,將遵循“任人唯賢”原則,讓原解放區縣級行政人員考核合格後酌情留崗。
至於省主席一職,他願意“考慮”邀請中共人士擔任。 至於改組**,他可以考慮,但現有的組織和人事不會有任何變化。
進入**後,中共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國民議會代表,但現有代表不會連選連任。
蔣介石在編軍問題上態度嚴謹,他說他最多隻願意給12個師。 當時國民黨軍隊的人數遠遠超過共產黨,兵力比例為55:1。
如果共產黨人接受這個條件,雙方的力量比例將變成22:1,這顯然是不平等的。 對此,**沒有明確回應,只是默默地笑了笑。
事實上,至於蔣介石的底線,**已經從華南局地下黨的同志那裡得到了情報,得知他的軍隊編制底線是16個師,而參加國會的代表人數只願意給中共7%。
必須承認,蔣介石在這方面似乎確實有些挑剔。
蔣介石曾提出邀請***擔任新疆省主席,但這並不是要讓他成為十八漢省或東北三省的主席,而是要讓他擔任新疆省主席。 蔣介石希望***能夠交出軍隊,然後擔任新疆省長一職。
由於新疆深受蘇聯影響,蔣介石對該地區的控制相對較弱,省長一職可以幫助他更好地“守邊”。 雖然沒有歷史記錄,但可以肯定的是,談判的破裂在當時是可以預見的。
隨後,雙方就組建武裝力量、是否承認解放區等問題進行了多次會談,其中最激烈的是武裝力量比例的劃分問題。 赫爾利試圖調停,提議將雙方的比例分為1 5,即中共20個師和國民黨80個師。
在蔣介石的拒絕下,中共提出改變計畫,只保留1 7名士兵。 然而,蔣介石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甚至有“抓住***並對其進行審判”的想法。
在蔣介石的日記中,他還列舉了十幾項針對***的指控。 蔣介石之所以冒險,是因為美國特使赫爾利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赫爾利曾支援兩黨和談,但因為談判時間太長,在美國受到壓力,於是他給***下了“最後通牒”,要求中共同意裁軍,放棄某些政治要求。
面對複雜的形勢,蔣介石對赫爾利能否支援自己的緝獲產生了懷疑。 赫爾利為自己的聲譽作了擔保,但如果他這樣做了,赫爾利和美國將無法扭轉局勢,因為他們需要在遠東對抗蘇聯。
然而,最令人擔憂的是蘇聯的態度。 如果蔣介石奪取了***,蘇聯可能會拒絕從東北撤軍,變成長期占領,但不會採取更大的行動。
畢竟,史達林曾經說過:“中國沒有乙個共產黨領導人能夠打敗國民黨,實現統一。 然而,經過深思熟慮,蔣介石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
當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時,蔣介石邀請***到重慶談判。 他發了三封電報,邀請***去,美國和蘇聯保證,如果他悔改,他可能會在國內外受到譴責,陷入孤立狀態。
然而,儘管蔣介石認為他得到了美國的**和財政支援,並且通過簽署**條約,他得到了蘇聯不再支援中共的承諾,但他認為“讓虎回山”無關緊要。
雖然他有信心打贏內戰,但他不能忽視共產黨的力量,共產黨擁有120萬軍隊、220萬民兵和19個解放區,而他自己的主力還在西南。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在權衡了很久之後,最終決定“禮貌地”將***送回延安,並特意安排張志忠作為代表。 雖然談判可能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但他無法把握***,所以把他送回去成為最合理的選擇。
飛機起飛時,蔣介石心中充滿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他在豪宅的花園裡踱了很久,很擔心。 這種矛盾心理也反映在他的日記中。
他先是吐槽陰陽怪氣“”棉裡藏針“,認為”他不好對付”。 不過,他也寫道:“我相信毛不會得逞,他終究也逃不掉我的控制。 ”
其實,在來重慶之前,我就已經做好了可能回不來的準備。 雖然,從目前國內外的情況來看,乙個普通的國民黨領導人是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決定的。
但畢竟是蔣介石為了派系鬥爭,軟禁了李濟深、胡漢民、張學良,其中張學良至今仍被囚禁。 被蔣介石陷害的國民黨政要不計其數。
誰能保證蔣介石不會突然下令扣押或暗殺***?
因此,**在出發前作了特別安排,在重慶逗留期間,由***董事長任命,**,彭震為***副書記。 他說:“如果我去重慶,被蔣介石囚禁或斬首,**將取代我的位置。 ”
即使蔣介石心懷不軌,我們黨仍然有乙個強大的領導集體,可以繼續與蔣介石作鬥爭。 重慶談判僅四年後,蔣介石對大陸的統治就垮台了,他逃往台灣,成為“島主”。
不知道他此時回想起那個想讓***當“新疆省長”的自己,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