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皓月文字根據國家電影經費辦公室的資料,2024年春節檔(2月10日-2月17日)期間,全國電影票房收入為805億元,同比增長18%99%。在票房資料打破春節檔記錄的同時,人們也關注了乙個現象:前四名影片貢獻了97%的票房,最後四部影片選擇在檔期中後期退出。
“破紀錄”和“撤檔”成為總結今年春節檔的兩個關鍵詞。
如果沒有辦法,四部電影怎麼可能願意退出可以一次又一次撿金子的**檔期。 只可惜其他四部“頭片”太強了,搶了97%的地盤,剩下的生存空間還真是有點侷促。 在撤檔的作品中,《一起搖太陽吧》票房最高——9624萬,《黃丕:財神貓》票房最低——91萬,顯然與導演的預期相去甚遠。 有網友用“打不過就跑”來形容撤檔影片,這句話引發了網友的共情,增加了對撤檔影片的同情點數,讓“撤檔”二字更加中性。
嚴格來說,從市場和規則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在檔期末尾宣布退賽,這被懷疑是“耍花招”,而且很多電影前後都已經撤檔,這也顯得有些“負擔不起”。 如果退出成為未來檔期的常態,無疑會降低觀眾的期待和信任度,增加觀眾內心的不確定性。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不確定性會對行業造成什麼樣的損害,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好事。 電影人應慎重權衡撤檔的深層次影響,對觀眾心理進行多方面分析,避免因撤檔而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能喊的電影有糖吃“——春節檔期間的大片就有這樣的特點,比如《火辣辣》成為檔期票房冠軍,其話題性促使它形成了強勁的勢頭,這不僅體現在檔期上,還體現在與觀眾互動關係的不斷建立上。 觀眾容易被鋪天蓋地的宣傳資訊所影響,優先消費討論最多的電影,這關係到影片的質量,也關係到微妙的社會和社會心理。 所以,一部高票房的電影在**檔期的勝利,一定是綜合實力的展示。 一部電影與社會心態的關聯程度,以及電影宣傳時對社會情感的洞察,都會對票房產生重大影響。
四部撤檔影片,有的說“檔期選擇有重大失誤”,有的因為“型別風格不太適合春節檔”而選擇退檔,但也不排除有乙個殘酷的事實——觀眾的拋棄,才是影片撤檔的真正原因。 假期期間,觀眾有更多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影**,即使一開始排檔的電影少了,觀眾依然可以用看電影的熱情“打撈”,而《風神第一部》就是它的反擊之道。 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所以,這四部電影並不是“被迫退出”,實質上是商業競爭的失敗,在這個檔期不是觀眾的偏愛,而在下乙個檔期,觀眾在選擇影片時的猶豫依然存在,而那些承諾“重映就去現場”的網友,其實行動力不強。
有趣的是,“退出”這個原本帶有行業偏見的術語,在2月18日開工的第一天就被淘汰了。 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我的春節檔也被撤了”這句話。 從除夕上班到回家,再到大雪紛飛的高速公路; 從三亞往返票價到2萬元,再到專家建議上班第一天少加班......網友們敏感地關注著春節期間發生的一切,並不斷嘗試與這些話題聯絡起來,以觸動假期生活的脈搏。
當“退出”一詞超越行業界限,用來講述一種生活、一種心態、一種態度時,它有更廣泛的泛化:結束激烈的對抗,不再參與競爭,用花言巧語掩蓋現實,希望時間會......再次獲得機會這些都可以通過“解鎖”來涵蓋。 未來,“退出”雖然不會像“躺平”那樣流行,但它確實對當下的社會心理、文化市場和商業生活有了更準確的描述。
(作者是文化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