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報道,負責監督深海採礦的聯合國監管機構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秘書長麥可·洛奇(Michael Lodge)最近表示,在海底開採貴金屬勢在必行,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由於該行業在能源轉型中的潛在作用,深海採礦的全球受歡迎程度已攀公升至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 其中乙個主要驅動因素是,與陸地上生產的礦物相比,海上採礦可以以相同或更低的成本生產更多的礦物。 它不僅具有商業驅動力,而且海底礦產具有巨大的資源潛力。
洛奇發表評論之際,國際海底管理局正準備下個月在牙買加金斯敦重啟深海採礦談判。 即將召開的海底監管機構會議將尋求制定乙個監管框架,如果獲得通過,將允許商業規模的深海採礦。 ISA成立於30年前,管理著覆蓋全球約54%海洋的採礦和相關活動。 該組織由168個成員國和歐盟組成,美國不是ISA的成員。
有爭議的深海採礦實踐包括使用重型機械開採鈷、鎳、銅和錳。 這些礦物具有廣泛的最終用途,包括電動汽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 科學家警告說,深海採礦對環境的全面影響是困難的。 與此同時,環保組織表示,這種做法是不可持續的,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生態系統破壞和物種滅絕。
值得注意的是,挪威議會最近投票批准了一項提案,即為商業規模的深海採礦開放大片海洋。 這一決定標誌著北歐國家打算在斯瓦爾巴群島附近的國家水域開始深海採礦活動。 當然,挪威**並不打算立即開始許可礦產,礦業公司將需要提交許可提案,並在議會中逐案投票。
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此前曾表示打算繼續制定深海採礦法規,以期在2025年7月之前完成這些措施。 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4個國家呼籲暫停或暫停該行業,谷歌、三星和沃爾沃等跨國公司已承諾不從海底開採任何礦物。
由於對海洋生態系統的了解不多,環保主義者擔心深海勘探和開發活動可能會永久改變已知物種和許多未知物種的家園。 對此,洛奇回應說:“很難說深海採礦會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具有破壞性。 勘探已經進行了30多年,因此已經收集了大量的資訊和資料。 該技術仍在開發中,最近的技術測試結果非常令人鼓舞,與其他形式的採礦相比,其對環境的影響實際上非常小。 ”
全球對能源轉型礦產的快速增長需求沒有放緩的跡象。 國際能源署(IEA)警告說,目前的產量沒有達到能源部門轉型所需的水平。 這是因為能源轉型的許多要素的生產在地理上相對集中。 挪威能源部長泰耶·阿斯蘭(Terje Aasland)表示,挪威推進深海採礦的決定標誌著向未知領域邁出了必要的一步,這可能有助於打破稀土在少數國家的主導地位。
熱點引擎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