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孕嬰網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與文化發展中心資助,由財政基金建立。 服務內容包括孕期準備、孕期、產後、育兒、幼兒教育、培訓、育兒、宣傳展示、政策法規等。
預產期臨近,許多準媽媽開始感到不安,既期待寶寶的到來,又擔心即將到來的分娩。 分娩確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孕媽媽們要經歷各種障礙才能順利迎接寶寶。 其中,有乙個級別需要孕婦特別警惕,那就是“產後出血”。
產後出血是有害的。 可引起產婦貧血、抵抗力下降、產後感染,嚴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子宮丟失,甚至生命。 產後出血佔孕產婦死亡的一半以上,是孕產婦死亡的頭號殺手。 下面就來揭開產後出血的面紗,聊聊產後出血的預防。
1. 什麼是產後出血?
胎兒分娩後24小時內,**分娩時失血量為500ml,剖宮產時失血量為1000ml,稱為產後出血。
2. 哪些媽媽會有產後出血?
如果產婦在分娩後出現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撕裂傷和凝血功能障礙,則可能發生產後出血。子宮收縮乏力是最常見的。
1.影響子宮收縮的原因:
1)全身性因素:高齡、肥胖、慢性全身性疾病易引起子宮乏力和出血;此外,對分娩缺乏了解、恐懼和孕婦壓力過大也是產後出血的危險因素。
2)產科因素:分娩時間過長、飲食不足、休息不良、產婦體力消耗大、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和子宮感染;
3)子宮因素:子宮畸形、子宮肌瘤、子宮纖維發育不良等子宮病變;過度懷孕和胎次會導致子宮肌肉和子宮內膜受損; 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巨大兒等過度子宮膨脹; 剖腹產和其他子宮手術。
2.胎盤因素: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產後胎盤滯留、胎盤粘連、胎盤積聚或殘留等,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後出血。
3.軟產道撕裂傷:軟產道包括會陰、**和子宮頸,甚至到子宮下部。 分娩中突然分娩、快速分娩、巨大兒、助產手術、水腫、靜脈曲張、彈性差等原因,加大分娩時軟產道的損傷,導致產後出血的發生。
4.凝血障礙:
1)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症、貧血、血液病和肝病等,增加產後出血的凝血功能障礙;
2)產科併發症:胎盤早剝、死產、羊水栓塞、妊娠或分娩期間重度子癇前期等併發症影響凝血功能,增加產後出血風險。
3.預防產後出血,請做好以下四個步驟
第 1 步:準備懷孕(懷孕前 3-6 個月)。
1.運動,增強體質,將孕前體重控制在適當範圍內,即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最高(185-23.9) kg m2 為宜。
2.做好孕前保健工作,積極推廣貧血、凝血病、肝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第 2 步:加強懷孕期間的醫療保健。
1.所有孕婦都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科學飲食,保持適度增重,降低巨大兒的發生率,積極預防貧血、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認真學習孕產、產後相關保健知識,讓分娩時知道該做什麼,不要驚慌失措。
2.對於有產後出血高危因素(如有產後出血、延遲分娩、難產、產前出血、妊娠高血壓、巨大兒、羊水過多、雙胞胎或多胞胎等)的孕婦,應密切聯絡醫生,加強產前檢查,增加產前檢查頻次,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接受醫生的建議,轉診至有輸血和搶救條件的醫院分娩必要。
第 3 步:促進自然分娩
1.避免無指徵剖腹產,以增加成功自然分娩的信心和決心; 分娩過程中,鼓勵陪產和止痛分娩,保證充足的能量攝入、及時排尿、適當休息,以減輕母親等待分娩和分娩過程的緊張和焦慮;
2.分娩和分娩時,遵循醫生的要求,配合醫生在子宮口完全開啟後對胎頭施加力,控制分娩速度。
第四步:注意產後觀察
1.產後2小時是產後出血的高危期,應要求及時排尿,防止尿瀦留;
2.寶寶出生後立即,盡早接觸、早吸吮、早擠奶、盡早母乳餵養也是預防產後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3.密切觀察產後出血情況,一旦出現出血量、腹痛、頭暈、冷汗、心悸、口渴、煩躁等不適症狀,及時向醫生報告;
4.警惕產後晚期出血。 雖然新媽媽在產後24小時沒有大出血,但她不應該放鬆,應該警惕產後晚期出血的可能性。
編譯者名單:高群、宋波、王善密、王愛玲、盧澤春
由孕產婦保健部提供)。
-end-
文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
全國懷孕和嬰兒網路。
如果有任何侵權行為,請聯絡我們將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