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年,據說龍最多的地方必須來到紫禁城。 龍是吉祥祥和的,龍影是古今發現的。 龍的形成,記錄了中華古代民族發展的融合過程,肩負著中華先民對未知自然的敬畏和對吉祥的期待,最終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龍圖騰。 紫禁城作為明清皇帝的居所,是裝飾最華麗、花紋最雄偉的龍,堪稱龍最多的古宮建築群,也是中國五千多年古代文明的巔峰之作。春節旅遊攝影
紫禁城的前身是明清時期的皇宮紫禁城,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清時期共有24位皇帝居住於此。 1912年溥儀退位後,紫禁城作為皇宮的歷史走到了盡頭。 1914年,古物展覽中心在外朝地區成立; 192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在乾清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幕典禮,並向全國發電,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 開業第一天,這座城市空無一人,交通擁堵。 從世人難以踏足的帝王紫禁城,到捀帝暫時居住的紫禁城。
而到了故宮博物院,普通人可以參觀的,不僅僅是改名而已。 它不僅是博物館,更象徵著封建皇制的徹底終結,王權和尊嚴的徹底毀滅,民主共和的理念進一步扎根於人民心中。 然而,在北京,除了故宮之外,其實還有許多散落分布的古建築,大大小小的,充滿了歷史的滄桑和時間感。 其中,距離紫禁城僅600公尺處,有一座神秘的全綠老建築,免費開放,但很少有人去!
好奇的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這座神秘的全綠老建築距離紫禁城只有600公尺? 隱藏的秘密是什麼? 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心,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北京北平圖書館舊址的那些事情。 北平圖書館舊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其前身是1909年由清派贊助建立的經市圖書館。 京師圖書館的開館,是中國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轉變的象徵。 不幸的是,由於“位址太偏,來去不方便”。
而且房子太少了,家具也不好。 同時,它非常潮濕和沉重,特別不適合藏書“,圖書館開館後讀者很少。 尋找新址的任務落在了時任教育部書記的魯迅先生的肩上。 1913年10月,教育部下令關閉博物館,並找到了合適的地點。 1915年6月,安定門方家胡同國子監南學舊址被確定為新址。 經過近兩年的籌備,1917年1月,在蔡元培、魯迅等教育部和知名學者的共同見證下,北京師範圖書館在國子監南雪舊址重新開館。
此時,京師圖書館藏書已達13冊60,000份。 1929年,與北平北海圖書館合併,仍稱為“國立北平圖書館”。 同年5月,在文津街新建博物館。 1931年6月25日,新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圖書館更名為“北京圖書館”,後來在此圖書館的基礎上建立的國家圖書館是全國最大的圖書館。 自1986年以來,它一直是國家圖書館的善本部。 北平圖書館舊址總建築面積11800平方公尺,正門為三扇玻璃門座,高大氣派。
主樓又稱文津樓,有兩層帶前廊,附樓共一層,與平頂走廊相連。 煙囪位於主樓的後部,每層都有地下室。 造型模仿清朝官廡式宮閣,綠色琉璃宮頂,白色大理石須彌座欄杆。 2006年5月25日,北平圖書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北平圖書館遺址不是北京的熱門旅遊景點,雖然距離人氣十足、名氣黯淡的紫禁城有600公尺之遙,但很少有人免費參觀! 尤其是對於在北京及周邊省市工作和生活的朋友來說,如果說是免費開放,就很少有人去! 對於這座距離紫禁城僅600公尺的神秘全綠古建築,你有什麼想說的,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