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過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奉賢10萬農戶中,老房子大多建於上世紀80年代,很多房子都存在老舊、陳舊、破舊的問題,家裡的孩子大多常年出鄉,常年住在城裡。 如何讓他們願意在老房子裡過年,找回記憶中新年的味道?
奉賢區常地村418號的年輕村民馮凱民下定決心,要把老房子翻修一番,為新年重建家園。 經過漫長的籌備和改造,今年的春節,這座擁有40年歷史的豪宅終於煥然一新,也迎來了久別重逢的幸福時刻。 親朋好友相聚,三代同居,今年的喜慶與溫暖。
這間小屋是馮家老房子的後屋,由破舊的茅草屋改建而成。 這一刻,馮凱民的親朋好友們聚在一起,唱歌、彈結他、談笑風生,十分開心。
前面的房間是馮凱敏父母的接待室,她的母親孫慧娟和她的老姐妹們正聚在一起,在廚房裡做餛飩和煎餅,玩得很開心。
孫慧娟說:“就像我們農村生活一樣,小菜園裡擺弄著,可以自己包餃子,想吃餛飩也可以自己包餛飩,還叫幾個好老姐姐或者村民鄰居一起包餃子和餛飩,很溫馨和諧。 ”
馮家老房子的前後房之間還有一塊空地,加起來有288平方公尺。 通過中間小花園的連線,兩個空間頻繁互動,新鮮出爐的塌陷蛋糕立刻從前室傳到後室。
裝修後的40年老房子,不僅散落不明,還流淌著烟花的味道,特別溫馨舒適。
馮開民說:“這次裝修之後,全家人大部分時間都住在這裡,年輕時會感受到鄰居之間的溫情,也會保留很多老房子裡原有的東西。 隔壁的鄰居,包括朋友和親戚,過來時不會感到壓抑。 ”
事實上,翻新老房子會遇到無形和有形的限制。 比如當地**,希望農村的房屋風格能夠統一,這樣就容易形成整體的美感。 在白牆大和格仔中進行大規模手術將不可避免地推高成本並超出預算。 通過朋友的介紹,馮凱民認識了一批老房子裝修設計師,然後憑著他們的經驗,在保留原貌的同時,用相對實惠的**重塑了老房子的格局,讓它滿足了三代人的需求。
馮凱民說:“小時候,我們在黑暗中能找到房子裡的樓梯,開關在裡面,我的房間也在裡面。 我認為只有當全家人在一起時,新年的味道才會好。 ”
目前,奉縣175個村有10萬多戶農戶,大部分老農村民房建於上世紀80年代。 一方面,老、破、老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農村,與父母一起在城鄉生活。 另一方面,隨著鄉村振興的不斷深入,鄉村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好,一大批年輕村民渴望回家,回到小時候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