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終於要迎來“大結局”了。
經過八次延期,香港高等法院發出正式命令,要求中國恆大清盤。
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早就預見到了這一點,29日上午港股開盤後,中國恆大、恆大汽車、恆大地產的股價一起暴跌。
上午10時19分,三隻**股按照《主機板上市規則》停牌,停牌前分別下跌。 21% 和 250%。
目前,中國恆大的股價已跌至0163港幣,市值僅215億港元,資本市場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恆大幾乎一文不值。
什麼是清算?
簡單來說,和內地的破產沒有太大區別,大致就是停止公司經營,然後整理債務,分割現有資產,然後解散公司。
恆大的債務接近24萬億,這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
既然到了資產分割,恆大的債權人誰能先拿到錢?
有業內人士表示,恆大的清盤令並不意味著整部劇就要結束了,恆大可能還有一絲生機,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一線生機。
這是怎麼回事?
首先,根據香港相關法律法規,恆大在被發出清盤令後仍可上訴,如果上訴成功,清盤令也可以撤銷。
然而,上訴是不可能的,因為恆大之前的清盤呈請聽證會已經推遲了八次,跨越了兩年。
也就是說,法院給了恆大2年時間進行債務重組,但最終沒有導致清算,那麼法院還能給恆大乙個機會嗎?
其次,法院下達清盤令後,會提名一名清盤人,由清盤人接管恆大的業務,在此期間恆大將不再經營,主要要做的就是配合資產盤點。
但是,如果恆大拿出新的重組方案,白衣騎士出手相救,清算人提交重組方案並通過債權人會議和法院,那麼恆大仍然可以取消清算。
只是這幾乎無異於傻瓜做夢,為什麼? 因為恒大快24萬億債務,別說白騎士團了,白聖鬥士星矢來也沒用。
所以雖然理論上恆大還有一線生機,但事實上,清算早已板上釘釘。
根據恆大最新財報,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總負債為239萬億元,不含合同負債60398億元後,債務約為178萬億元。
那是什麼意思? 合同債務是買方交給恆大的錢,也就是說,在房屋交付方面還有6000多億元的缺口,此外,恆大還欠了178萬億。
現在恆大即將被清算,債權人都在等待清算恆大的資產,但實際上,這背後還有非常複雜的法律問題,為什麼?
首先,恒大是香港上市公司,清算是在香港進行的,但恆大的絕大多數債務和資產都在內地。
目前,內地和香港的法院在公司破產方面還沒有完全融合,如果完全遵循香港的法律,那麼海外債權人很可能是第乙個得到償還的。
問題是,如果海外債權人想要得到補償,就必須拍賣恆大在內地的資產,那麼恆大在內地的債權人會同意嗎? 當然不是。
由於大陸債權人不同意,資產無法拍賣,清算很可能陷入僵局。
因此,恆大的天價債務是乙個問題,其背後的法律關係也是乙個問題。
在與恆大打交道時,我們很可能會有一些突破原有框架的措施,否則就很難解決問題了。
如果法律和政策問題都解決了,那麼下乙個主要問題就是恆大剩餘資產如何分配?
如前所述,恆大的合同負債仍然超過6000億,而且恆大的專案大部分都在三四線城市,我們用50萬套來計算,所以恆大還有120萬套房要支付。
按照買房清空“6個錢包”的方式,這120萬套套房的背後是360萬戶家庭,約1000萬人。
因此,無論恆大的剩餘資產如何分配,首先必須滿足保證交付的需求,因為這超出了經濟問題的範圍,涉及社會穩定。
所以,買恆大房子的人不用過分著急,恆大破產了,沒有理由再拖延下去了,保證樓房交付的工作很有可能加快。
當然,認為恆大保證交付大樓一定是一帆風順是不對的,為什麼呢?
由於恆大的債務非常複雜,公司專案公司眾多,專案公司之間存在很多交叉擔保和重複擔保,給恆大債務的清償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得恆大的專案難以盤活。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有恆大專案公司A和B,A拿自己的土地作為抵押向銀行借款,然後把土地拿給B作為擔保,B也把土地抵押給銀行,也拿土地給A做擔保。
有些人認為這可能看起來並不複雜,但現在 C 已經加入了 A 和 B 的債務呢? 如果有五六百家其他公司加入呢?
因此,恆大的債務不僅龐大而且複雜,將難以處理。
但再難,該處理的還是要處理的,畢竟普通人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錢,買房也住不進去,反正也說不出來。
至於大樓交付後的其他債權人,如建設方、銀行、金融機構等,只能等到大樓交付後,看看恆大還剩下多少資產,然後按照法定程式進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