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辰春至,天上飛龍。
龍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滲透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生活中。
它們隱藏在巨大建築的輪廓中,與之相關的故事代代相傳。
龍年從2月11日開始,即農曆新年的第二天。
築夢世界“將與您同行。
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開始“龍之旅”。
今年是龍年,在十二生肖中,龍是唯一想象中的生物。 龍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開始,距今8000多年前,祖先就對原始龍有圖騰崇拜; 在封建時代,歷代皇帝都自詡為“真龍子”,在宮舍和器皿中使用了大量的龍元素; 直到今天,人們仍然使用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許多人將龍視為中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象徵。 對於中國人來說,龍的形象已經成為一種象徵,一種精神和血肉的情感。 此外,許多國家也與龍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對龍有自己的解釋。 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將通過建築藝術探索世界各地有趣的龍文化。
大倉。
龍文化是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據一些學者統計,龍“顯現”的記載在《漢書》、《三國志》、《水書記》等古史書中出現多達108次之多。 在中國文化中,龍象徵著智慧、超越和權威,自古以來,就有人說皇帝與龍的血統有關。
從古至今,宮殿建築從裝飾到細節,龍都有很多元素。 作為現存最大的宮殿遺址,紫禁城擁有裝飾最華麗、氣勢磅礴的龍圖案。 五爪金龍成為紫禁城的主要圖案。 據說,光是太和殿就有13000多條“龍”,分布在屋簷梁、牆壁、房柱、屏風、皇帝寶座上,形形千態,栩栩如生。
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區。
西方的龍和東方的龍之間有明顯的區別:西方的龍會噴火,大多生活在洞穴裡; 中國龍吐水,棲息在江湖大海之間; 西方的龍靠翅膀飛翔,而中國的龍沒有翅膀,卻能在雲層中翱翔。 有學者認為,東西方龍的差異印證了中華文明和歐洲文明的審美好奇心:中國龍的身軀“瘦”如閃電,而西方龍則強壯如山。
美劇《權力的遊戲》讓人們想起了西方傳說中的噴火龍,也讓人想起了被龍燒毀的君臨城,人類現實世界中的建築遺產之城。 它大約是方形的,綿延數英里,並受到高牆的保護。 城牆內,蜿蜒的小巷,寬闊的林蔭大道,豪宅,亭台樓閣,穀倉,磚砌倉庫,木製客棧,市場攤位,乙個接乙個。
《君臨》取材於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的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區於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這座古城四面環山,四面環海,憑藉發達的海上**和巧妙的外交手段,成為15世紀和16世紀唯一可以與威尼斯相媲美的城邦。 杜布羅夫尼克以其儲存完好的舊城牆而聞名,這些城牆建於 8 世紀,到 14 世紀基本完工。 但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上,城牆都建得非常高,君臨和紅堡都位於這裡。 即使沒有特效,它也很壯觀。 高牆使其成為欣賞老城區全景的最佳有利位置。 至於古城中龍的傳說和烙印,是不是被拋在了腦後? 沒有證據表明這座美麗的古城與龍有關,所以也許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斯德哥爾摩大教堂。
有趣的是,與東方的吉祥龍不同,西方的龍的象徵意義是複雜多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有時將龍視為仁慈的力量,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將其視為**的化身。 不管是兩條腿龍還是四條腿龍,這些西方龍在同時有著強大的戰鬥力,但也有易怒、貪婪、怨恨等缺點,大多數時候都成了負面教材,死在英雄的劍下,《勇者鬥惡龍》是西方文化中龍形象定位的縮影。
“聖佐治屠龍”的故事始於中世紀,在歐洲廣為流傳。 今天走在歐洲的街道上,你會發現到處都是“聖佐治屠龍”的身影,或在教堂的壁畫中,或以雕像的形式矗立在廣場上。 聖佐治像乙個中世紀的騎士,穿著精緻的盔甲,騎著馬與毒龍搏鬥,預示著正義的最終勝利。
在斯德哥爾摩大教堂,矗立著著名的“聖佐治屠龍”木雕,這幅木雕雕刻於1489年,是北歐最大的木雕,雕塑家以華麗細膩的雕刻手法展現了木雕藝術的極致,這尊雕像將瑞典軍隊比作騎士喬治,給丹麥上了一課,象徵著惡龍。 斯德哥爾摩大教堂擁有700多年的歷史,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老城區最古老的教堂,是瑞典磚砌哥德式建築的重要典範。
維京龍藝術。
在英國歷史書《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有一段“維京人騎著惡龍在天空中翱翔”的記載:“這一年,諾森比亞出現了乙個不祥之兆,嚇壞了那裡的居民。 雷電轟鳴,巨龍劃天而起......野蠻人掠奪並血腥地屠殺了林迪斯法恩修道院。 ”
從歷史上看,盎格魯撒克遜人憎恨維京人,並統稱為“海盜”。 在北歐的悠久歷史中,維京人是乙個傳奇的民族。 在公元 8 世紀和 11 世紀之間,他們迎來了“維京時代”,並通過他們的航海實力成為當時的海上霸主,遠至加拿大紐芬蘭,比哥倫布到達美洲早 500 年。
最初,維京人住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 有峽灣,非常有利於海上交通的發展,而陸地則山巒溝壑縱橫,難以通行。 於是,維京人砍伐了大量的木材來建造龍頭船,船體上雕刻著龍圖騰裝飾。 他們認為龍象徵著勇氣、力量和給敵人帶來恐懼。 維京人的龍頭船具有吃水淺、操舵靈活等特點,因此在海上掠奪戰爭中非常有利。 維京人在海上掠奪,然後變得越來越強大,發展到登陸和征服。
憑藉先進的航海和導航技術,維京人在“冰島-格陵蘭-北美”航線沿線建立了一系列殖民據點,作為捕魚和**的樞紐,他們成為第一批到達北美的歐洲人。 如今,每年的6月21日,冰島人都會慶祝自己的祖先和維京人,慶祝南極洲最大的傳統節日“仲冬”,也就是南極洲的夏至,這是南極洲最黑暗的一天,預示著漫長而寂寞的極夜即將過去,可以說“仲冬”相當於冰島的“春節”。
維京人和中世紀的斯堪地那維亞藝術也產生了一種獨特的龍式建築,即 dragestil,該建築在 1880 年至 1910 年間被廣泛使用。 這些建築物有裸露的木牆,通常外面是瀝青,裡面是清漆; 該建築有陡峭的屋頂和大屋簷,並裝飾有龍頭造型。
泰國龍廟。 這裡是泰國,有一座頗為“神奇”的龍樓,不像中國建築中龍元素的細緻裝飾,這條龍在建築的立面上非常直白和誇張,讓人不禁懷疑自己是穿越進了遊戲還是電影。 儘管該建築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遊客。
泰國擁有豐富多彩的龍文化,有別於中國龍文化的描繪方式,泰國龍被塑造成優雅、明亮、輕盈的形象,美麗的飄帶和羽毛刺繡,體現出泰國文化古老而精緻的藝術。 龍在泰國被認為是龍神的化身,與中國文化中描繪的形象不同,泰國龍的形象更加優雅和優雅,傳達著“和諧”的資訊。
該建築位於泰國佛統府的桑派區,是一座 17 層高的寺廟,周圍環繞著一條巨龍。 龍神殿的整個外牆都被塗成粉紅色,巨大的金線綠鱗龍向上盤旋,尾巴在建築物的底部,龍頭位於建築物的頂部,巨大的龍爪緊緊地附在牆壁上,栩栩如生,看起來非常強大和霸氣。 逼真的形式,讓人難以忘懷! 事實上,龍不僅僅是給觀眾看的,它的身體裡面完全是空心的,有樓梯供人爬上頂層。 由於這是一座僧侶在其中修行的純淨寺廟,因此不允許遊客進入三層或以上的建築。 這座龍廟還有乙個“未解之謎”,那就是它已經屹立了一百年,但沒有人知道是誰建造的,更不用說它的完工日期了。
越南龍橋。 在越南人民的歷史文化中,有一句傳統諺語“龍子不朽的孫子”; 龍有雙重含義,五爪金龍代表帝國皇帝,而普通龍則代表越南人民。 越南的地名,如下龍灣、公升龍城等,都與“龍”密切相關。 雖然龍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但它在越南並不神秘。 越南的沿海大都市峴港也被稱為“橋梁之城”。 這裡的每座橋都獨一無二,不僅有出圈的佛手橋,還有龍橋,充分詮釋了越南文化中的“龍式”。 當晚上點亮時,水龍頭會散發出驚人的火焰和水霧。
龍橋全長6665公尺,是一座5跨連續橋。 橋雙向6車道,兩邊都有觀光步行道。 龍橋橫跨漢江東西兩岸,是連線峴港國際機場和沿海海灘的最短路線。 整座橋的吊艇架裝飾成龍的形狀,整齊地排列著鋒利的“龍鰭”,獨特的“龍頭”上裝有可以噴煙、火、水的裝置。 龍橋是經典承重平台、中承重式和梁拱組合的組合,以及三種型別的組合。 上下連續梁拱的設計,使龍橋在越南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龍橋的弧形梁拱從遠處看就像一條“飛龍過河”,成為古典承重平台風格與現代理念完美融合的典範。
時代在不斷發展,人類文明就像一條“天上的飛龍”,不斷跳躍。
在這個過程中,古老的圖騰並沒有消失,它們靜靜地隱藏在巨大建築的輪廓中,一點一滴,滲透著我們的精神和生活。
不經意間,我在田野裡看到了龍。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編輯:賴思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