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令狐伯光.
前幾天,一位教授批評《花兒》被網友罵了一頓,我覺得批評和讚美都算不了什麼。 但現在中國要麼把作品看得太高,承載著各種含義; 或者只是貶低得太低,踩在灰塵上。 網上只有名片和爛片兩種,文化策略和垃圾也只有兩種作品,沒有中間價值。
《花兒》明明就是這樣一部作品,但實際上,它真的沒有那麼高的意義。
《花兒》是一部商戰的殼,講的是江湖,導演並不在意商戰的複雜和嚴謹,而是更在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辛志磊也表示,這部劇講的是江湖之戀。 如果接受這個前提,你會覺得劇中的邏輯是很自洽的,如果不能接受,就會變成網友們認為分裂的樣子。 在現實中,商業與江湖或許是相互排斥的,但藝術作品中的商業敘事與江湖敘事卻是可以統一的。
最重要的是,王家衛是文學電影的大導演,因為他是典型的上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都去過香港,童年時生活在上海小巷的氛圍中,所以他骨子裡對上海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然後他做了這樣一部作品,沒有太多的過渡性解釋。
看了《花兒》,劇本本身不錯,但眼鏡王的重點有點過分了。 “花”其實有三個社會層次:
首先是黃河畔的精英,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聚集的社會頂尖人士,他們經常在商戰中打幾千萬美金。
二是通往金縣路上的當地市民,他們沒有那麼高的資本和能力,卻在努力維持自己的小生活,依靠時代的變遷積極向更高的層次攀登,這也是那個時代城市奮鬥者的縮影。
三是以江西三姐妹為代表的農民工,她們的社會水平較低,也有適應新環境的困境,但也有底層人民的夢想和努力,努力抓住每乙個機會。 如果我們能夠合理地展示人們在這三個社會層面上生活的演變。
我覺得它折射的複雜度和層次感甚至比《漫長的季節》還要好,它再現了魔幻之城的摺疊和魔力,再現了時代語境下不同人群的命運和奮鬥,而不是少數人的扁平舞台劇。 因為漫長的季節,是一群命運相近,因重組而迷失的人。
《花兒》的劇本不僅引起了上海人的共鳴,也引起了少數全國商界精英、近千萬上海原住民、數千萬從農村、小縣城進入大城市打工的漂泊者,他們都在90年代初在上海登上了舞台, 甚至在今天,而爺爺大爺這個角色甚至可以貫穿上海的近現代,其時間張力可以更加飽滿。
只可惜王家衛為了突出主線,把前一堂課傾斜得太多,造成《花兒》只講少數人的富翁的錯覺。 從表面上看,有點像時代加商戰和情感,這是《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標桿,但顯然差一點,是有歷史背景的。
因此,網友們難免在政治和社會上進行評價和分析,而現在中國新時代的民族自信才剛剛顯現,在國家批判反思資本無序擴張的時候,這樣的電視劇集就上映了。
大家都知道,《山海》和《花》是同乙個時代,上海的繁榮,是建立在無數底層人民的辛勤耕耘和國家集中資源的支撐之上的。
你看,資本主義是多麼狡猾,以如此奇怪的方式改革和開放——(你可以戴上更強大的帽子)。
王家衛是世界級的文學電影導演,個人風格非常鮮明。 那些因為文化隱喻、時代氛圍、改革開放的走資派和革命家而戴帽批評的人,說實話想得太複雜了,王家衛沒有這個心思。
原因很簡單,王家衛拍了40年的電影,但實際上,他只拍了一部電影。
我沒這麼說,是香港大導演王晶說的,王晶對王家衛的熟悉程度比大多數網友都要多。
導演王家衛是個年輕人,看完《花兒》後,我的認知有點複雜。 各種旁白、懷舊歌曲、王家衛標誌性形象的堆積,讓我無比疲憊。 它形式上的“豐滿”,以及直送的美感和清涼,能讓人麻木、放縱,吸引你追下去。 但在故事和人物的層面上,卻相當草率,看不到複雜的“活人”,也看不到乙個生動的時代,一切彷彿都是漂浮在金色濾鏡下的產物。
同時,我也一直在關注各種評論和爭議,最後,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氣餒感,從劇中到劇外,就像一場遊戲,一場夢。 這種過分的討論和爭論,就像超越了《花》本該經受的程度,證明如今能打動人的好作品太稀缺了。
所以,王家衛自身的善良會被無限放大,哪怕很多時候覺得他在《花兒》中的動作都是一種詭計和懶惰,以掩蓋劇中裡面的各種缺陷。 而王家衛的缺點也會被無限放大,比如他的自我放縱、詭計多端等等。
但罵網友只是沒有文化意義,時代的意義又是什麼。
王家衛拍了一輩子的作品,都是關於“男女情感”的,而這部劇的核心我覺得最像《東惡西毒》,披著武俠的外衣,講述的是被困在愛情桎梏裡的人。 《宗師》講的是江湖中的規則和傳承。
而《花兒》則披著上海商戰的外衣,訴說著人生的真相。 金華和奶奶大爺說的貫穿全劇的乙個概念,就是投機不會有好下場,產業是良性發展。 從鮑的性格來看,他對那些對他好的人回報了數百倍,他把他在劇中承諾的事情都做到了。 也體現了該劇所傳達的觀念,即錢是必須賺來的,也是可以賺到的,但要堅守底線,更應該依靠自身的道德約束。
而且大爺一行人也挺不錯的,他們屬於學習和教學,最終以寶的眼光遠超了爺爺大爺。 大爺呆在了不懵逼的**上,但最後和梅平的較量從梅平口中說出來,他是乙個有事的人,乙個無事可做的人,所以人手的積累,也導致了包最後的眼光和心思,也就是最後,安心退休了。
看完王家衛的作品,王家衛真的拍了某題材+男女情一輩子。 除了**作品外,典型的《阿飛正傳》,以及後來的《墮落天使》、《重慶森林》、《*》都是典型的三部曲。 對《花樣年華》來說,男女的情感不是這樣的。
這是中間最相似也不太成功的作品《2046》,但從題材上看,是《東惡西毒》,武俠片,然後是《宗師》,功夫片,讓我們看看是不是關於男女情感的。
我認為王家衛是香港唯一乙個沒有時代文化和政治訴求的大導演。
他非常專注和純粹,這也是王家衛能夠登頂的原因,同時,我也對王家衛的經典拍攝技巧和人物動作有所了解。
然而,網友們不得不把文化策略、時代政治意義、商戰模式的桎梏套在《花》上,並不完全符合其中一條軌道。 原著沒看過,但單看這部電視劇集,是我這幾年看過的人物最飽滿、敘事節奏最快、畫面最美的電視劇集。
玲子的轉變確實有些突兀,這讓她的角色形象一下子上公升到了另乙個高度,因為在之前的表演中,我只覺得她一直在吵吵嚷嚷地要錢,並不覺得她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地方。
總而言之,瑕疵不藏,有親情、正直和愛,但不只關注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方向。 哦,還有一點是,夕陽總是出現在下午和傍晚,他認為那個時候女性最好拍,沒有水腫之類的。
說到底,電影和電視劇集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作品,並不是說電影導演拍電視劇集是降維打擊,王家衛居然拍不出電視劇集,這是另一回事,讓乙個擅長寫散文的作家寫長篇大論,簡直是災難。
王家衛其實最擅長拍的是都市人的迷茫和都市男女的感情,不管是他的《東惡西毒》還是《重慶森林》其實都是一種意義,他不太擅長講故事,這也是他的電影沒有劇本的原因, 電影不能講故事,只能講感情,但電視劇集的基礎就是講故事。
以前他在電影裡選的歌曲都是他年輕時會聽的歌曲,很適合電影的氛圍,而現在他在《花兒》裡選的所謂懷舊歌曲,就是他以為我們那個年代會聽的,所以最近看了王家衛的專訪,說《花兒》的觀眾都喜歡, 你很滿意。
這部劇是國產電視劇集中的一條鲶魚,不指望未來幾年能超越它的電視劇集。
去年和它同級別的國產劇也就多了,我覺得只有《平原上的摩西》和《漫長的季節》,王家衛拍電影很慢,而這部《花兒》已經上映快十年了,所以沒必要期待類似的作品,辛爽的下一部作品出來可能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