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比亞迪秦PLUS DM-i屢獲殊榮,成為當之無愧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明星產品,但無論銷售模式再好,如果總是吃舊,迭代中沒有革命性的產品突破,遲早會被踢出市場。 冉冉公升起的新星,敢於做第一,榮威D7 DMH為秦PLUS DM-i而來,其挑戰同級別銷售桂冠的勇氣值得稱讚。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看看這兩款車哪一款價效比更高,更值得消費者花真金白銀去支援。
在正式對比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兩款車的**續航里程和配置分布,秦PLUS DM-i主要分為55km和120km的純純純續航里程兩個版本,主要銷售車型集中在低調版,而55km的純電續航里程更是滿足新能源的需求; 榮威D7 DMH相對精簡,只有低、中、高配置,目前起價為1098萬元,但純電動續航里程已經達到125km,已經高於秦PLUS DM-i高階車型的120km,電池容量並沒有因為配置高低而降低。
誰是新能源的真面目?
什麼東西都是什麼樣的時代,有一種屬於它的設計潮流,如果把秦PLUS DM-i放在5年後,那麼它的外觀是符合審美的,雖然造型不大,但可以被大多數人接受。 而如果從2024年的設計角度來看,秦PLUS DM-i有點老套,跟不上時代,不太像新能源汽車該有的面貌,設計語言用了很多年,改款後依舊缺乏清爽的清新感。
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榮威D7 DMH在做研發時考慮得更多,至少路人可以看出,這是一款新能源汽車,也是當下年輕人追求的主流風格。
至於消費者在買車時非常在意的尺寸,榮威D7 DMH在各種資料中更佔優勢,尤其是車長達到了4890mm,比秦加DM-i長了125mm,嚴格來說,它甚至接近中大型車的尺寸, 而且軸距也達到了2810mm,所以內部空間更符合我們的期待。
秦PLUS DM-i車身型別是標準的緊湊型車,車長為4765mm,雖然在同級別中還不錯,但還是比榮威D7 DMH暗了不少,兩款車的體積也確實差了乙個檔次。
兩款車在尾部設計上的主要區別在於燈組的設計風格,秦PLUS DM-i採用貫穿式設計,logo以品牌英文字母標識,下保險槓層次多,看起來比較繁瑣; 榮威D7 DMH尾燈採用傳統的分體式設計,下保險槓更加簡潔規則,相比之下會更加耐用。
內飾風格各具特色,榮威D7 DMH中控布局更合理
在內部,兩款車呈現出不同的設計風格,榮威D7 DMH希望為乘員打造乙個具有擁抱感的駕駛艙,中央控制螢幕尺寸為123寸,上面還有“帽簷”避光,實用性很貼心。
在智慧型化方面,榮威D7 DMH斑馬智慧型系統在語音、無喚醒、連續語音識別等方面優勢明顯,更加實用,這也是上汽集團的能力所在,作為早期涉足車機聯網的參與者,榮威品牌一直在這方面不斷發力。
秦PLUS DM-i的中央控制區依舊是傳統燃油車的設計理念,中間的螢幕尺寸為128英吋,車機配備的DILINK系統支援旋轉功能,雖然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對喜歡刷短的使用者更友好**,尤其是這套中控設計比亞迪已經使用了好幾年了。
作為一款家用車,日常使用的便利程度比高科技裝置更重要,兩款車都採用了浮島設計,相對來說,榮威D7 DMH在設計下設計了更大的空心面積,平時更方便放置錢包、手提包等物品。 頂部設定好,供前排兩名乘員放置手機、兩個杯架和乙個後排儲物箱,可以合理收納小物件。
Qin PLUS DM-i受傳統變速桿設計的限制,所以這裡無法設定額外的儲存空間,但這裡安排了一些關於車輛設定、空調系統和車輛啟動按鈕的資訊,駕駛員在操作時仍然需要低頭,這並不比直接在中控台上使用語音或設定更方便高效。
得益於尺寸優勢,榮威D7 DMH在乘坐空間方面非常出色,中型車的標準帶來了更寬敞的後排空間,後排乘員可以通過老闆按鈕調節副駕駛座椅的前後和靠背的角度。 同時,座椅海綿襯墊相當厚實,榮威D7 DMH採用了一套淺色內飾,因此在視覺體驗方面會更加放鬆,不會有太多的壓迫感。
秦加DM-i後排座椅的皮革比較硬,海綿填充物沒有榮威D7 DMH那麼厚,座椅表面只是簡單的穿孔工藝,皮革面料和海綿填充物比較緊,相對來說,觸感一般,後期長期使用後容易形成摺痕。
功率水平相當,榮威D7 DMH獨立後懸垂
兩款車在動力結構上差別不大,配備15L發動機+電機組合,榮威D7 DMH在功率和扭矩引數上略有優勢,採用DHT變速箱,在中高速階段行駛質量優於秦PLUS DM-I,榮威D7 DMH的電池組為214kWh,純電動續航里程從起步可達125km,通勤3-5天不成問題。
至於年輕人所關注的智慧型駕駛,兩款車都提供L2級輔助駕駛,支援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等,符合價格的主流水平,對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另外,如果想購買秦加DM-i 120km耐力版,需要12個才能開始**58萬元,與榮威D7 DMH 10的股權價格相比980,000元是16萬元對於一輛10萬級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價格差異了。
同時,大家更關心的是飼料的油耗,榮威D7 DMH和秦PLUS DM-i分別是43L 與 46L,基本可比,實際使用時處於同一水平。
在底盤部分,榮威D7 DMH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秦PLUS DM-i是前麥弗遜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架,榮威D7 DMH在硬體規格方面更高。 榮威D7 DMH的實際駕駛體驗更接近歐車,底盤調校強硬,支撐性好,秦PLUS DM-i後懸架中規中矩,短板是減震濾波略顯不足,這也是很多消費者擔心的地方,相比獨立後懸的成本, 後排乘客的舒適體驗更好。
讓我們說一些真實的事情:
10萬級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家政本領為消費者服務,不得不否認秦PLUS DM-i更響亮,品牌影響力更強,但榮威D7 DMH更適合善於透過表面看清本質的使用者, 只要比較,就能發現哪個強,哪個弱。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榮威D7 DMH都不輸給秦PLUS DM-i,銷量王冠、空間大小、內飾氛圍等都更勝一籌,而且**早已不是比亞迪的核心優勢,全面的產品動力+合理的定價是一輛家用車的核心指標,第一戰只能是暫時的,讓消費者駕駛舒適, 舒適地坐著是使用汽車最有價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