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都是進口的? 俄羅斯農業,是怎麼被西方卡住脖子的?

Mondo 國際 更新 2024-02-15

種子是農業的基礎,也是國家的命脈。 沒有好的種子,就沒有好的農業,就沒有好的糧食。 然而,種子,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卻是西方農業巨頭的策略,他們用低價、優質、高產的種子進入全球市場,然後一步步壟斷種業,控制糧食安全。 這種做法不僅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就連俄羅斯這樣的農業大國也難以抗拒。

俄羅斯農業有著輝煌的歷史和痛苦的經歷。 從沙皇時代的糧食出口大國,到蘇聯時代的農業衰敗,再到葉爾欽時代的農業崩潰,俄羅斯農業一直在走下坡路。 直到普京上台,俄羅斯才開始重視農業,採取一系列措施支援農業發展,恢復糧食自給自足,甚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然而,俄羅斯農業還有另乙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種子。

俄羅斯的種子大部分是從西方進口的,尤其是玉公尺、油菜籽、甜菜等經濟作物的種子,幾乎全部被西方公司壟斷。 這些種子,不僅價格最高,而且有專利保護,俄羅斯農民不能自己保留種子,他們只能每年購買新的種子。

這讓俄羅斯的農業處於被動狀態,隨時可能受到西方的制裁。 德國拜耳試圖禁止向俄羅斯出口種子,但幸好放棄了這一計畫,否則俄羅斯農業將遭受沉重打擊。

為什麼俄羅斯種子落後於西方? 這一切都要從蘇聯時代說起。 蘇聯的農業一直是蘇聯的軟肋,蘇聯領導人一直對農業不感興趣。 蘇聯的農業主要依靠沙皇時代的遺產,沙皇時代曾經是歐洲的領導者,沙皇俄國的糧食佔據了近一半的國際市場。 沙皇俄國的軍費開支也是通過出售糧食獲得的。

但是,沙皇俄國的農業也有乙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沒有科技創新。 沙皇俄國的農業主要依靠廣闊的土地,而不是種子的質量。 沙皇俄國的種子沒有系統地培育,沒有適應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沒有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也沒有提高產量和質量。 沙皇俄國的種子只是普通的本地品種,競爭力不強。

到了蘇聯時期,這個缺陷暴露了出來。 蘇聯的農業一直使用沙皇種子,沒有新的育種,沒有引進外國種子,沒有轉基因技術的發展。 蘇聯的農業,就像乙個老人一樣,沒有活力,沒有創新,沒有進步。 蘇聯的農業是一片死地,誰來打理都沒用,誰來打理它也沒有前途。 蘇聯的農業是蘇聯巨人的弱點,是蘇聯的致命傷。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農業一落千丈。 葉爾欽的私有化政策使俄羅斯的農業失去了國家的支援、市場的保護和生存的空間。 俄羅斯農業,被西方農產品淹沒。 俄羅斯農業被西方的種子占領。 由西方壟斷的俄羅斯農業受到控制。

俄羅斯農業為了擺脫西方的控制,必須有自己的種子。 種子是農業的基礎,是農業的未來,是農業的希望。 種子是食品工業的“籌碼”,是國家的戰略資源,是國家的安全保障。 沒有我們自己的種子,我們就不會有自己的農業,就沒有自己的食物,也不會有自己的命運。

普京上台後,俄羅斯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關注種子的國產化,開始關注種子的育種,開始關注種子的創新。 俄羅斯制定了種子發展計畫,提出了種子自給自足的目標,提出了種子轉基因計畫。 俄羅斯希望到2027年,培育30種轉基因種子,75%的重要農作物種子將在國內生產。 俄羅斯希望使用自己的種子,建立自己的農業,確保自己的糧食,並掌握自己的命運。

種子國產化是俄羅斯農業的必然選擇,也是俄羅斯農業面臨的艱鉅挑戰。 種子的國產化需要科技的支撐,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資金的投入,需要政策的引導,需要市場的反饋,需要農民的認可。 種子的本土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長期的、持續的、持續的事情。 種子的本土化是俄羅斯農業損失的補救措施,也是俄羅斯農業重生的道路。

轉基因技術是種子本土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種子本土化爭議的焦點。 轉基因技術可以改變植物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特性,如抗旱、抗病、抗蟲、增產、提質等。 轉基因技術可以使種子適應不同的環境,使種子更具競爭力,使種子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轉基因技術是種子的創新,是種子的進步,是種子的未來。

然而,轉基因技術存在許多風險和問題,如轉基因安全、轉基因專利、轉基因標籤、轉基因監督等。 轉基因技術可能影響生態平衡,可能造成基因汙染,可能威脅生物多樣性,並可能危害人類健康。 轉基因技術也可能被西方公司用來繼續控制種子市場,並通過專利權和技術壁壘繼續剝削種子消費者。 轉基因技術是種子的挑戰,是種子的爭議,是種子的困境。

俄羅斯對轉基因技術一向持謹慎態度,既不完全拒絕,也不盲目接受。 俄羅斯對轉基因技術有嚴格的法律法規,要求所有轉基因產品都經過嚴格的安全評估和標籤,要求所有轉基因種子都經過嚴格的審批和註冊,要求所有轉基因研究都經過嚴格的監督和管理。

俄羅斯對轉基因技術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既不盲目追隨西方,也不落後於西方。 俄羅斯對轉基因技術有自己的道路和目標,就是保證種子的安全,提高種子的水平。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