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拒絕比較、尊重自己、“斷絕親情”成為新趨勢
今年春節期間,不知道有沒有遇到過乙個有趣的現象:探親訪友似乎少了不少,超市裡的禮盒也慢了下來,尤其是年輕人,說白了,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讓自己受到傳統禮儀的阻礙。
但這一事件也引發了當天最熱門的一句話——"分離"。
實際上,這個詞很容易理解:年輕人不再希望與父母以外的家庭成員進行太多交流。 然而,過去人們只是談論它,但今年,許多年輕人採取了直接行動。
當然,在分離方面,有必要區分城市和農村。 大多數城市都是獨生子女為主,這意味著城市裡的80後、90後甚至00後群體其實沒有多少親戚和兄弟姐妹,每年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人會越來越少。 剩下的就是一些親戚,比如七姨八姨,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
俗話說,現在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大多是父母的親戚和兄弟姐妹"一代親戚,兩代代表,三代四代被推翻",雖然有點殘酷,但這就是今天的城市。
這種現象在農村地區應該好得多,但為什麼也大量出現"離散親屬"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通了,現在農村過年的味道似乎越來越淡了,原本的喜場面變成了對比會,對比的內容很複雜,從國事到吃穿住行,甚至老婆和孩子都會被比。
當然,這種現象並非在所有農村地區都存在,但在大多數地區或多或少都存在,這也是年輕人選擇解除婚姻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乙個禮儀問題。 北方大部分城市的傳統禮儀確實很重,地位再高,混得再好,回老家還是要躬身的。
還有紅包,很多農村每年都會給老人和孩子發紅包,紅包裡的錢多少決定了乙個人的面子,也決定了乙個人的孝順。 要知道,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大多沒有孩子,甚至沒有結婚。 然而,生活在農村的同代年輕人最多生第三個孩子,所以從城市到農村,光是紅包就代表著一筆不小的開支。
農村的老人和城市的年輕人代溝很大,沒有太多的情感基礎。 如果你不能每年都談論它,那麼"中止"這也是時間問題。
但是,我認為每個人在這件事上誰對誰錯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人認為我們應該體諒生活在農村的親戚,但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在插手他們的事務,希望我們窮,怕我們發財。
但現在,誰對誰錯似乎並不重要,因為一些年輕人開始選擇與親戚疏遠,省下來的錢也可以用來旅遊,而對於那些時不時會憤世嫉俗的親戚來說,最好不要視而不見,也不要在意。
今年春節過後,各大旅遊景區都出現了異常炎熱的天氣,這讓年輕人把攢下來的錢拿出來花。
平心而論,這還不如花錢,也不要被親戚拿來比較,也不如拿出去看風景就放手。
為什麼不在新的一年裡解決年輕人的孤獨感,同時提振經濟呢?
所以"斷絕的隸屬關係"並不是說看到所謂的東西不好"斷絕的隸屬關係"沒有完全斷絕,只是少了一點彎路,畢竟有些親戚似乎總是在找茬和諷刺,所以還是第一次"斷絕的隸屬關係"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這也是一種解脫。 斷絕的隸屬關係"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這也是一種解脫。
說實話,所謂的好親戚和好朋友一般都是經常聯絡的,因為過年的時候探親訪友的形式並不是很必要。 一開始,我們工作了一年,已經很累了,而且年假也不是很長,所以沒有必要那麼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