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聞客戶實習生記者王宇辰。
從早上殺年豬,到傍晚的船宴,再到傍晚的村里晚會,一整天都熱鬧非凡。 今年,在關岩畫鄉風景區重要地段之一的麗水市蓮都區大崗頭村,無需跋涉山水,一場別樣的春節活動,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春節的氣息。
《棕櫚明珠》《三江朝霞》《少女有意》......十幾道特製的船菜擺滿了圓桌。 船幫宴的位址位於老街上,青石路上圓桌一字排開,一眼就看不到盡頭。 “我最喜歡的菜是炸排骨。 遊客夏女士是第一次了解船幫文化,她覺得今年春節和家人一起去古堰畫鄉旅遊是正確的選擇。 夜幕悄悄爬上天空,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頭頂上掛著溫暖的燈籠,桌子上擺放著特製的船菜,幸福感觸手可及。
實習記者王宇辰攝於船幫宴現場。
這一次,船幫宴會桌設定了150公尺。 蓮都區民宿農舍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建軍站在一旁,臉上滿是得意。 他介紹,春節臨近,遊客和村民除了可以聚在一起吃年宵,享受新年的味道外,還想通過這場沾染了春節煙火的“船幫宴”,打造一張“船幫文化”和“港口文化”的金色名片, “讓來到畫鄉的遊客不僅能看到美麗的風景,還能感受到當地的民俗文化。” ”
談話中,楊建軍告訴記者,他和表哥楊向軍都是在大崗頭村土生土長的,親身體驗了大崗頭村的“老面貌新面貌”。 “一開始,大崗頭村到處都是木材加工廠。 楊向軍回憶說,小時候,大崗頭村灰濛濛的,滿是灰塵,門窗常年緊閉。
後來,浙江深入實施“千萬工程”,2015年,村里開始大力改善環境,木材加工廠被關停。 楊向軍介紹,大崗頭村恢復了純潔和美麗,村里的支柱產業也從木材加工轉向旅遊。 民宿乙個個開,退伍後也回到這裡開了一家民宿。 而在家的木材加工廠倒閉後,楊向軍依舊堅持自己對木工藝品的熱愛,“看! 我就是在那裡開了一家木工店。 2022年,楊向軍在老街上開了自己的木工作坊。
楊向軍(左一)在店內與顧客交談 實習記者王宇辰攝。
原住民不斷返回家鄉,大崗頭村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者在這裡定居。 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老邵發現了大崗頭村的地方,在村里住的第六天,他決定開一家民宿,安家落戶。
老邵民宿開在老街外,遠離人群的喧囂,在喧囂之中有一種靜謐的感覺。 記者走進民宿時,剛剛調整好大堂布局,在茶桌旁坐下。 老邵一邊泡著一杯綠茶,講述了自己與大崗頭村相遇的故事,“我們晚上11點左右到了村里,住的是楊向軍開的民宿。 老邵說,正是這一晚的入住,讓他被大崗頭村的美景和溫馨樸實的民俗風情所吸引。
談起在大崗頭村的生活,老邵說,他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地方,在那裡他不必像隱士一樣孤單在山里,而是可以有青山綠水相伴,每天都能找到人聊天、喝茶、唱歌、背誦。 “今晚的鄉村晚會,我也會朗誦。 老邵邀請記者和大崗頭村的村民一起參加自己的春節聯歡晚會。
老邵在舞台上的村晚會攝影:見習記者王宇辰。
傍晚六點,天空飄下小雨,涼意漸漸公升起,但大崗頭村的新年氣息卻越來越濃。 吃完船宴後,遊客和村民們撐起雨傘,走到晚上的村里晚台,等待演出開始。 “這個鄉村晚會最顯著的特點是情節劇表演的使用。 大港頭文化廣播旅遊體育中心站台長董永國是大港頭村晚會的策劃人,他改變了以往傳統歌舞節目的表演形式,用情節劇的方式,從原村民的三個視角,將大崗頭村的蝴蝶故事搬上了村晚會的舞台, 其他村民和返回者。
董永國指著舞台,“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大崗頭村的真實故事,演員都是這裡的村民、畫家、民宿老闆。 “舞台與舞台之間沒有距離,舞台上的村民在演繹自己的故事,觀眾席上的村民在觀看自己的故事。
實習記者王雨辰攝於大崗頭村。
世界是盲目的,在愛中,心是自己的血管。 當今晚的燈亮起時,也許夢中最好的地方就是......透過窗戶在《相親相愛》的歌聲中,村里的晚會落下了帷幕,但屬於大崗頭村的春節烟花卻在繼續。 龍燈隊從舞台上走到村民面前,繼續在村子裡走,敲鑼打鼓,龍燈起飛,把春節的歡樂和祝福帶到了大崗頭村的每乙個角落。
記者按:世間烟花的味道,最能撫慰凡人的心靈
吃一碗人間烟花,喝幾杯人生的起起落落。 “二十年前,大崗頭村滿是灰塵和鋸末,大家坐在老街上吃年宵,這是難以想象的。 隨著“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褪去灰衣的大崗頭村以“文藝”引領潮流,景觀吸引藝術,藝術帶動旅遊,旅遊形成產業,產業煥發新生。
這裡的春節平凡卻煙火爆棚,這裡的村民平凡卻心動不已。走在大崗頭村,每乙個迎面而來的村民都面帶微笑,充滿善意。 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住在大崗頭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春節期間,這裡不僅煙火爆棚,烟花也融入了大崗頭村民的生活。
分享這個新年草根收穫的“plog”
*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