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記者張曉)“第一年是賽後利用的起步年,聚焦場館的運動屬性,初步構建集滑冰體驗、訓練、賽事於一體的運營體系。 第二年是推進多元化利用,注重品牌推廣和大型活動策劃與實施,豐富業態,使場館運營更符合市場規律。 國家速滑場館公司負責人金岩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2月4日,國家速滑館舉辦“北京冬奧會兩周年,絲帶綁住我你”系列紀念活動,圖為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內部。 新華社記者張晨林攝。
2月4日,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兩周年之際,“冰絲帶”免費向冬奧會工作人員開放。 不僅是回顧過去,更是“看一看”這個冬奧會標誌性場館的新變化。
大型奧運場館的賽後使用是乙個全球性問題。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兩周年之際,“冰絲帶”分階段交出了答卷:自2022年7月開幕以來,已接待超過60萬名參觀者前來參觀、訓練、滑冰體驗。
回顧一年多的運營,金岩表示:“首先要在冰上'大驚小怪',冬奧會後,'冰絲帶'迅速開啟了滑冰體驗,同時結合低碳製冰等場館技術和綠色元素,逐步形成了'未來冰'的研究體系。 “此外,依靠冰上做好'比賽和訓練'。 目前,除了舉辦國內外高水平賽事和場館獨立賽事外,大島冰業還為北京國家級、市級專業團隊的培養提供保障。 跑道上還有乙個成熟的溜冰場,用於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訓練。
2月4日,北京冬奧會志願者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拍照留念。 新華社記者張晨林攝。
冰的運營是根本,場館的發展必須多樣化。 金彥表示,從去年開始,“冰絲帶”自主培育了“冰夢絲語”冰上表演品牌。 緊跟體育、科技、綠色等文化功能內涵,精準承接品牌發布會、企業年會、跨年演出,力圖多重利用比賽館,與社會品牌影響力有機疊加,是“冰外”的“大文章”。
金燕透露,運營團隊對多用途有很多思考,包括利用場館內外的每乙個角落。 “冰絲帶”院子面積大,戶外作業也可以“做花紋”。 目前,冰雪嘉年華季、冰絲帶不夜城、戶外群眾活動、“冰絲帶”青少年成長中心、“樂芝寶”運動健康基地等活動和專案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北京冬奧熱還在繼續,這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最大信心。 “金彥說。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