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大飛機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自中國首架具有自主智財權的商用大飛機以來首次商業飛行此後,這種興奮在中國人民的心中迴盪。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榮譽在40多年前就應該屬於雲10了它有比 C919 體積更大,範圍更遠還由於各種原因下馬,很遺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航空領域長期處於窘迫狀態,考慮到國防和安全的需要,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們率先發展了軍用航空。
在此期間,中國複製了殲-6、殲-7等先進戰機,進一步推動了國產飛機的發展。
在中國成功複製圖-16轟炸機後,總理提出了這樣的想法:
“是否有可能在H-6的基礎上設計噴氣式客機。 ”
你知道,當時我們的外交官坐在首都的國外不是自己生產的飛機,其他人似乎很奇怪,也可能引起一些政治問題。
而在此之前,蘇聯有將 Tu-16 改裝成噴氣式客機 Tu-104經驗,所以總理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但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困難的,一方面,轟炸機和噴氣式客機有本質的區別,很難修改。
另一方面,中國的大飛機技術非常落後,對我們來說,改裝仿製和新建沒有太大區別。
後來國家成立“708專案”。,大飛機代號被命名為“雲10”。
這架飛機在研製之初,其實是參考了轟-6的仿製經驗,後來就沒用了,只能自己開始摸路了。
1971年一架波音707在巴基斯坦在新疆登陸時受損,相關技術人員趕赴現場解剖殘骸,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相關技術的分析,為運-10的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1年,我們提出了運-10的相關設計方案,同年,我們確定了其中的一些方案設計原則
此時,對於運-10的設計標準,我們更偏向西方國家,包括航程不能小於7000公里,起飛和執行距離不能超過1300公尺,機身長寬分別約為42公尺和43公尺。
從運-10的預期效能來看,這架飛機比今天的C919更大,航程更遠!
在設計上,運-10的外觀與波音707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在當時也是可以理解的唯一可以引用的噴氣式客機型號是波音707。
運-10最初計畫攜帶國產發動機(渦扇8號,雖然開發成功,但雲-10專案很快就啟動了),但由於技術的限制等因素,效能並不理想。
在1980年,運-10首次成功飛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完成了多次試飛,表現良好的效能和潛力。
其首飛成功在當時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巨大反響,象徵著該國工業技術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雲10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向英、法、美、俄三國轉型的開始第五個能夠獨立開發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國家其意義並非微不足道。
外界普遍對雲10評價很高,西方國家甚至認為這是中國航空工業的轉折點我們也對雲10專案充滿信心。
但遺憾的是,在Y-10首飛之後,沒有後續,所以它到達了1986年,該專案完全停止。
涉及雲10專案啟動的原因複雜的歷史因素他們有很多。
例如,當時,由於中美關係的緩和,中國有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條件,中美雙方就引進中國達成一致MD-82飛機相關合作事宜。
協議約定,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將在上海提供相關零部件和裝置**。
隨後,中國逐步引進相關技術和建設標準,逐步推動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同時滿足了中國市場的需求。
然而,這個合作專案在當時遭到了許多技術人員的反對,認為運-10是中國航空發展的目的地。
其實,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中國民航市場交易技術推動國家航空領域發展是可以理解的,在C919大型飛機上尤為明顯。
但在那個時代,很多技術人員不可避免地有歷史侷限性是很正常的。
屆時將啟動10大飛機專案真的正確嗎?
中國當然從西方國家引進了技術,但也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以至於40多年後的今天,獨立商用大型飛機的夢想已經實現。
除了對外合作專案擠出了運十號原有資源外,這個專案還受到了中國技術的影響。
要知道,商業航空中最大和最關鍵的問題是:安全但首飛的成功並不意味著運-10是完全安全可靠的。
首飛之後,運-10還有很多關鍵技術問題沒有解決,需要很長時間。
在當時的中國航空工業水平上,只能生產運-5、運-7、運-8等飛機,而且還是困難重重。
對我們來說,雲10專案確實有點太大了,我們還沒有做到力所能及。
此外,運-10的成本相對較高,包括前期採購和後期研發等,例如,這架飛機機身採用的LC4高強度鋁合金材料與當時相同尼克森過境的材料沒有太大區別
此類材料技術難度高,研發成本高,維護維護成本高簡稱“三高”。
即使雲十號專案成功落地,如何進入批量生產這也是乙個問題,畢竟中國沒有成熟的大型飛機生產線。
最後,雲10投入使用後,成本應該是多少? 如何開拓市場?
諸如此類的問題正在困擾著雲10號專案,在各種因素的考慮下雲10專案別無選擇,只能下馬
只能說雲十“生錯了時間”,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我們很難做得好。
知識爆炸訓練營
引用:
[1]Observer.com:“中國:中國大型飛機的前傳:運-10在不合時宜時期的發展史”。
2] Observer.com:“中文:從夢開始,以夢結束關於Y-10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