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中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浪潮,是經濟快速增長的初期,也是改革開放發展路線形成的關鍵時期。 在安徽省**經濟研究中心的辦公室裡,28歲的李震也在為自己的人生選擇而苦苦掙扎。 朝九晚五的日子是激情的浪費,創業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1992年,南巡為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定下了基調,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號召一出,李震終於堅定了信心,毅然決定出海經商。 幾乎在同一時間,陳東公升、潘詩宜、馮倫、于敏洪等其他幾個年輕人也做出了選擇。 誰也沒想到,這只蝴蝶輕輕扇動的翅膀,即將掀起一場巨大的龍捲風,影響中國經濟發展30年。
前10年,從普通公務員到房地產大亨
作為中國古代商界的一股強勢力量,惠州商人龐大的商業資本,從賈的數量、活動的廣度、經營的行業數量、強大的管理能力等上,都是其他商人無法比擬的。 李震出生於安徽省通城縣永山村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骨子裡可能也流傳著徽商文化遠古時期的優良基因。
然而,這些特質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時期並沒有奏效。 1964年出生,16歲考入池州師範學院,大學畢業後先被分配到安徽利群機械廠政治部,後調到安徽省經濟研究中心工作,是90年代普通大學畢業生的典型發展模板。
如果繼續保持既定的路線,60歲的李震在做了40年的普通公務員工作後即將退休,但命運卻在公務員的浪潮中將他推向了人生完全不同的方向。 依靠員工籌集的5萬元啟動資金,李進的創業夢想在合肥經濟技術開發中心的土壤上生根發芽。 現階段,因為“政府身份”還沒有完全剝離,國有的合肥經濟技術開發中心不足以讓李震展現實力,於是他開闢了計程車公司的副線。 雖然以失敗告終,但與汽車行業的第一次接觸,為李晉未來的職業發展埋下了彩蛋。
2002年,合肥經濟技術開發中心改制,更名為國軒控股集團,並正式獲批改制為民營企業。 38歲的李震終於完成了自己作為民營企業家身份的轉變。 同年5月,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制”正式出台,地價持續上漲,中國房地產行業20多年的政策正式誕生。
10年騰飛,新能源助力國軒突圍公升級
靠著房地產生意,李震用鋰電池開始了一段美好的命運,正如他自己所說,“生活中,總有一些碎片在當時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卻影響著大局。 有一天,他觀察到,在他開發的社群裡,太陽能路燈的有效壽命只有半年,因為電池不耐用,這引起了他對電池的好奇心。
2005年初,李震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參觀學習,得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在對磷酸鐵鋰進行儲能技術後,組織了一批人跟進電池研究。 這為國軒高科未來鋰電池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同年他成立了珠海國軒**有限公司,此刻他渴望進入鋰電池的高發展行業。
2006年,當磷酸鐵鋰正式實現產業化時,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標誌著李震進軍鋰電池行業的號角正式吹響。 雖然有準備,但在公司成立的前三年,國軒高科也在慢慢探索。 有員工回憶說,專業從事研發的人不多,公司條件有限。
好在新能源汽車的春天來得比想象的要早,2009年,“863”動力電池專案、“十城千車”專案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出台,那一刻李震感到無比激動,因為他知道新能源和鋰電池的軌道是正確的。 乘風破浪,國軒高科快速完成能量密度為95Wh kglfp的電芯研發,並完成了30個客車組的電池模組組裝,成功被列為合肥市“十城千車”電動汽車示範運營的主要實施單位之一。
2011年,國軒高科與江淮汽車合作,將多輛電動計程車投入運營,合肥首批585輛純電動汽車投入示範執行,開創了我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先河。 2012年,寧德時代成立僅一年後,國軒高科憑藉與江淮汽車的合作,榮登國內動力鋰電池產值榜首。 隨後,2015年5月,國軒高科登陸深交所,成為“動力電池第一股”。
在經歷了五年的停滯之後,政策轉向了加劇競爭
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台純電動乘用車電池能量密度門檻,規定能量密度不得低於90 wh kg,高於120 wh kg方可補貼。 當時,國軒磷酸鐵鋰產品能量密度長期徘徊在115Wh kg以下,三元鋰業務尚未成熟。 政策的突然轉變導致國軒科的收入增長停滯不前,毛利率下降了20%,市場份額逐漸落後於比亞迪和寧德時代。 同時,市場競爭也逐漸激烈,隨著利好政策的持續,動力電池產能缺口的前提下,2016年企業紛紛進入動力電池領域。
2019年,多部門再次發布關於提高能量密度要求和補貼減免的通知,磷酸鐵鋰裝機容量佔比跌至谷底,不足15%。 國軒高科再遭重創。 到2020年,國軒高科的市場份額已經跌至第三位。 儘管收入仍在增長,但淨利潤從1031億元對149億元,連續兩年扣除非淨利潤。
經過4年的扭虧為盈,錨定國際尋找新機遇
2020年5月29日深夜,國軒高科連續發布21份公告,稱經過一系列成功的轉讓和發行,大眾汽車中國將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佔總股本的26%47%。2021年12月15日,國軒高科宣布完成新股登記並正式上市,介紹大眾中國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但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李進。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分析,國軒與大眾的“聯姻”,應該是複製“寶馬與寧德時代”的成功之路,但李震有自己深深的思考,他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不僅是產品走向國際,更是技術走向國際,更是資本走向國際。 ”
2014年,國軒高科將研發觸角輻射歐洲、北美等亞洲國家,先後在美國矽谷、美國克利夫蘭、日本筑波設立研發中心,致力於為公司國際化提供有效助力。 2019年,國軒高科與多家海外知名高校合作推出“全球人才計畫”,通過海外學歷教育、海外訪問學者、海外科研人員派遣等方式,為公司進一步實現國際化戰略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2022年6月,國軒高科在收購博世集團位於德國哥廷根的工廠的基礎上,宣布在歐洲建立首個新能源生產運營基地。 2022年7月,東德成功發行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 2022年11月,國軒高科與越南VIN集團合作的電池工廠在越南河靜經濟開發區正式開工建設。 2022 年 12 月,該公司宣布打算與泰國 PTT 集團旗下的能源解決方案公司 Nuovo Plus 成立合資企業。 2022年,與阿根廷JEMSE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在阿根廷胡胡伊省建立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
2023年,大眾汽車新能源汽車標準電芯正式開始供貨,同時國軒高科成功進入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一流業務體系,還與歐洲新銳電池公司INOBAT攜手打造40GWh電芯和電池組工廠。 2023年2月5日,合肥國軒與歐洲電池製造商Inobat攜手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建設40GWh電芯和電池組工廠。 2023年3月15日,國軒高科與日本愛迪生能源株式會社(Edison Power Co., ltd.)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國軒高科電池進軍日本市場。
8年布局:把握未來中國最重要的產業
儲能行業一定是未來中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這是李瑾對儲能的判斷。 基於此,國軒高科於2016年開始進軍儲能領域,先後與華為、中國鐵塔、中國電力投資、上海電氣等企業合作。 隨著公司海外儲能業務的快速發展,還與Invenergy、晶科、博睿、愛迪生等公司建立了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係。
隨著2023年上半年儲能市場的爆發,國軒高科的儲能業務和動力電池業務開始增長。 2023年上半年,國軒高科儲能業務營收約為42億元,同比增長約224%,佔總營收的四分之一以上,儲能板塊毛利率也將從10%提公升至17%。 較早的海外拓展,讓國軒高科在內卷期展現了優勢,美國儲能裝機容量已突破1GWh。 2023年下半年,儲能市場將從藍海轉向紅海,得益於前期的深度積累,國軒高科儲能之路依然穩健。
結語
在鋰電池行業的風風雨雨中,洗牌加速,在經歷了產業騰飛、政策轉向、排名下滑、海外擴張之後,李震和國軒高科與對手站在了儲能的起跑線上。
面對新的征程,李震多了些淡定和淡定,這是他多年來在鋰電池江湖風嶙峋中擁有的一顆更加穩重的核心。 正如他在國軒高科第十三屆**商務大會上的總結發言,“從容回歸事物發展的本源”,這是在了解了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和起源的真相之後,繼續前進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