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 淄博晚報 世博新聞
記者 王曉楠.
一輩子節儉的中國人,你是在說嗎?
龍年春節越來越近,很多人都完成了“掃房”。 就算是上班族和海歸,也一定會在除夕前打掃房子,迎接新年。 面對衣櫃、櫥櫃、儲藏室裡被翻出來的財物,你是繼續存錢還是“放棄”?
我什麼都裝在口袋裡,什麼都捨不得扔掉,辣醬瓶、茶葉罐、外賣筷子、酸奶盒、紙板箱、塑膠袋......你家裡能找到多少這樣的東西? 有網友誠懇地問,蛋糕繩和蟹繩是幹什麼用的?
你覺得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小時候,我質疑長輩,長大後成為長輩。 年輕一代的網友們已經在貼出自己的舊東西供重複使用,比如用熱水消毒瓶暖手,舊手機殼換壁掛式儲物盒,蛋糕盒養肉。 一輩子節儉的中國人,不放棄任何塑膠袋。 零食和饅頭的塑膠袋可以繼續裝蔬菜,裝完菜後可以繼續裝垃圾。
其實,家裡的“雞肋”專案一般分為三類。 一種是暫時閒置或換成新產品,如酸奶機、豆芽機等流行的廚房小電器,如過時的衣服鞋子、破舊的手機殼等。 它們的特點是功能良好,可以佩戴和使用。 另一類是破損、小、不健康且不易使用的物品。 它們的特點是損壞輕微,有些部件可以拆卸,可以使用或重複使用。 還有一類,完全植根於中國人節儉血統的覺醒。 它最好的代表是:塑膠袋、食用油瓶、洗衣粉瓶。
有網友表示,有些東西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但只要丟了,三天之內就會派上大用場。 有網友說:如果你把所有東西都存起來,你就是不省錢。 有網友說,“我扔鞋的時候,應該只有我乙個人把鞋帶留著。
媽媽會解開沒穿的毛衣,織一床羊毛被子,說毛茸茸的,保暖的。 我的爸爸,任何破損的東西都可以用一雙熟練的手來修復和重複使用。 今天,我繼承了母親省袋子和玻璃瓶的基因。 從質疑我的母親,到理解我的母親,再到成為我的母親。
今天的《楠說》,我邀請大家來談談,你攢了什麼,留了什麼過年? 那些想扔掉又不能扔掉的人是什麼? 那些被遺棄和重複使用的舊東西呢?
喜歡“掙脫”的朋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嗎? 自“分手”以來,你家裡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老一輩人幾乎是節儉節儉的優秀代表,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談談他們的節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