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章來自新東方家庭教育,因侵權而被刪除。
春節還沒結束,不少年輕人紛紛在網上發帖:“回家第二天就開始後悔了,想收拾行囊回去上班。 “我真的不想回家了,媽媽從除夕開始就一直在罵人,唉”“家不是家,我家就在那間小出租屋裡。 “被迫再次在一起幾天很不舒服。 “以後我趁爸爸不在家的時候接他回來,相處不來就不見了,早就被拉黑了。” ”…
春節本來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不知何時成了考驗親子關係的一面鏡子。 乙個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春節是孩子棲息的港灣,孩子會在父母的懷抱裡撒嬌,在父母溫柔的話語下,所有的不快樂都會重新充滿奮鬥的能量。 對於親子關係不好的家庭來說,春節是一段充滿內耗和難以忍受的悲傷時光,孩子渴望卻進不去。 我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為什麼我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卻無法接近他們? “為什麼我這麼愛我的孩子,他們卻感覺不到?” ”…
正如《在育兒中成長》所說:“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愉快的事情,世上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每個父母都希望與孩子建立親密友好的關係。 然而,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不足以對孩子有愛,還需要父母掌握好的方法。 當你不知道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時,不妨看看以下4條心理學定律。
心理飽和效應有一次,我陪女朋友去接孩子放學。 從接到孩子的那一刻起,女朋友就一直嘮叨孩子:“你聽懂老師今天上課說的話嗎? 有作業嗎? 有什麼你不明白的嗎? 一會兒回到家,我就趕緊寫作業,不懂的問題及時理解,......今天結束起初,閨蜜的孩子會回應幾次,但隨著閨蜜越來越精力充沛,孩子偷偷戴上耳機,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到家後,女友繼續嘮叨,不停地催促孩子。 孩子躲在廁所裡,她站在廁所門口催促。 孩子想喝口水,吃點水果,她站在孩子旁邊催促。 孩子跟她說話,她正要吐出一卡車苦澀的話,直到孩子被迫情緒崩潰,對她大吼大叫:“你夠了嗎,你越說越不想寫,誰喜歡寫。 看著孩子生氣地砰的一聲關門的背影,閨蜜向我抱怨道:“看吧,她一說,就把頭髮炸了,什麼都聽不進去。 ”其實不是孩子說不出來,而是女朋友話太多了。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乙個實驗:在公共場合擺乙個攤位,攤位上擺放著紙和筆。 如果有人能夠完整地寫出從 1 到 300 的數字,並且不加修改,他們可以獲得 50 美元的獎勵。 許多路人拿起筆試了試,但最終都沒能拿到獎勵。 心理學家認為,參賽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被培養出來了“心理飽和”。當乙個人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去做某件事時,很容易進入無聊的狀態,他的思想會受到外界的干擾,他的注意力會越來越低,他容易犯各種錯誤,他不想或不能繼續完成任務。 同樣的事情,當父母的嘮叨和指責使孩子產生“心理飽和”效應時,孩子就會失去服從和做事的興趣,引發無聊和叛逆。 我們每個人可以接受的某種刺激的數量是有限的。 家長適當的提醒和建議,會讓孩子愉快地接受。 過度的嘮叨和指責可能會適得其反。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人生是有度的,犯錯是出節制的,壞是過分的,好的就是適度的。 “沒有乙個孩子能忍受父母長期而頻繁的勸告。 父母越是喋喋不休,孩子就越煩人。 而不是這樣,我們不妨忍受無休止的嘮叨、催促和指責,給孩子更多的信任,讓自己和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愉快相處,迎接更好的成長。
被遺棄的貓效應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坐在地上哭泣,父母威脅孩子說:“如果你再不起來,我就走,我不要你了。 孩子做錯了什麼,可憐兮兮地拉著父母求饒,大人一次又一次地把孩子推開,訓斥孩子,說:“起來,你拉我幹什麼,你一次都不聽我說,想談戀愛就怎麼談,想叫誰就叫媽媽誰, 我不是媽的.......”如果孩子不服從父母的意願,想申請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想嫁給自己想嫁的人,父母就威脅要斷絕親子關係:“要是敢.......”從今往後,我不會再有你的兒子和女兒了! “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將被迫服從父母的威嚴和親情的紐帶。 父母也可能因為毆打孩子而沾沾自喜。
喜歡被遺棄的貓效應說:當乙隻貓被丟棄時,它往往表現得特別乖巧,因為它們害怕被丟棄。 同樣,父母通過拋棄孩子、奪回孩子的愛來控制孩子,孩子害怕失去父母的愛,所以被迫妥協或想方設法迎合他們。 這種方法看似很好用,但實際上隱藏著很多隱患。 知乎上有個問答:“為什麼很多孩子長大了不親親父母? 一位網友的回答發人深省:“小時候,只要考試不好,媽媽就讓我跪在地上幾個小時。 只要我不聽話,她就會生氣生氣,說“我怎麼養了你這麼白眼狼,我處處對你好,你處處不欣賞......“情緒綁架了我。 我被乙個朋友傷害了,去和她說話,但她批評我說:“我的心在學習上沒用。 “為了獲得母親的肯定和關注,我只能不停地妥協和取悅我。 長大後,為了獲得愛情,我學會了敏感、自卑、阿諛奉承,人生道路坎坷不平。 我曾經多麼渴望他們對我父母的愛,而今天我對他們有多失望。 ”你看,“棄貓效應”可以暫時控制孩子,馴化孩子,但也會讓孩子逐漸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失去安全感、價值感,甚至迷失自我,讓孩子不相信自己是被愛的,無法親近父母。 所以,不要用收回的愛來威脅孩子,控制孩子,強迫孩子聽話。 好的親子關係就是要和孩子保持平等的關係,和孩子愉快地相處,給孩子孩子需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讓孩子堅信父母永遠不會拋棄他,堅信即使他不完美,也依然值得被愛。 這是孩子成長的最好養分,也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持久親密關係的秘訣。
反向努力效應我曾經是乙個非常內向和焦慮的母親。 因為害怕兒子在起跑線上輸了,怕錯過孩子的成長,怕孩子無法與別人相比,所以從兒子會說話的時候起,我就為兒子安排了各種素質的啟蒙和教育。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加減法在20以內精通,我就強迫數不清的兒子在10以內背誦分解,給兒子買了各種思維拓展的學習資料。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把英語說得像母語一樣,我強迫兒子每天讀乙個小時的英文繪本,連漫畫都只能用英語看。 我給兒子定下了嚴格徹底的學習計畫,讓乙個5歲的孩子每天都感覺像坐牢一樣。 我以為我所有的辛勤付出和付出都會讓兒子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沒想到兒子在我的焦慮和內捲下變得越來越沉默和愚蠢,眼神越來越空洞,說話也開始結結巴巴。
正如奧爾德斯·赫胥黎所描述的那樣反向努力效應說:“我們越努力地用有意識的意志去做某事,我們就越不會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越是關心,越是焦慮,越是想掌控自己,我們的表現和行為就越有可能變形、無味,結果會和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德峰曾希望兒子考上母校復旦大學。 為此,他像所有“雞寶寶”的父母一樣,從小就強迫和盯著兒子學習,讓兒子按照自己的計畫長大。 但高考成績出來的那天,他的心裡就像冰窖一樣,兒子的成績幾乎不可能上大學,更別說去復旦了。 他別無選擇,只能接受現實,選擇讓兒子隨波逐流。 但結果卻出乎他意料:當他不再強迫兒子讀書時,兒子愛上了學習,考上了世界頂尖大學倫敦商學院。 記得作家青山曾經說過一段話,很有道理:“人需要遵循自己的本性,做真實的自己。 就像一粒種子一樣,它按照其內在的節奏和秩序發芽和生長。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自己的規律和秩序,我們能做的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拔苗生長”,而是放棄焦慮,放棄內卷,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安定輕鬆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發揮自己的力量,走出自己的生活。這樣,我們才能收穫乙個自信快樂的孩子,我們可以與孩子走向雙贏的局面。
二十碼效應美國有一句教育格言:與孩子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按部就班,控制一切,會激起孩子的叛逆之心,使親子關係岌岌可危。放任不管,任其放縱,會讓孩子在被忽視中受苦,在溺愛中變得不快樂。 始終與孩子保持20碼的距離,攻防,這樣孩子才能更好、更順利地成長。 一位知乎網友分享道:“我的兩個孩子都在我高度的'溺愛'下學會了自律。 這種溺愛不是我們常說的溺愛,而是讓孩子在愛和自由中成長。 “網友從來不關注孩子的學習,刻意培養他們的毅力,而是給他們足夠的自由,只要求四件事:上課、作業、閱讀和螢幕時間。 其他人,如果沒有必要,永遠不會給孩子額外的任務和限制,只有最低要求。 他認為,自律是自律的前提,只有在重要和關鍵的事情上才能實現。 大量的要求只會消磨孩子的意志力,激起孩子本能的反抗。
紀錄片《小男孩》中有幾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和特長。 他們的父母從不限制他們的自由,而是支援他們在學習之外追求自己的愛好和夢想。 喜歡機械人的陶啟澤,不看手機,不追八卦,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花在製作機械人上,18歲之前就在國際機械人大賽上嶄露頭角。 除了上課和做作業,痴迷於昆蟲的尹然更是研究昆蟲,年紀輕輕就被一位研究昆蟲幾十年的香港老警察稱為“螳螂領域的專家”。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也對2萬人進行了一項調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輔導是無效的。 當我們所有的教育都填滿了孩子的空間時,他就不會發展。 因此,給孩子一點空閒時間,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孩子的成長取決於他們的父母,但他們不受他們的控制。 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事,為孩子提供支援和建議,但我們不能取代孩子的成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主題和成長軌跡。 站在二十碼外,守護著他們,舉起他們,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正如教育家林格所說:“教育者唯一應該做的就是無條件地保護和捍衛孩子的主動性,而不是控制它。 “尊重不干涉,關愛不限制,是父母的智慧,也是孩子的幸運。
美國心理學博士約翰·格雷(John Gray)曾提到過一句話:愛的油箱。“每個人心中都有兩個'愛的油罐',乙個用來儲存激情和樂趣,乙個用來儲存愛。 親子關係的疏離和冷漠,其實是因為孩子心中的“愛的油罐”在慢慢減少。 父母無休止的嘮叨和指責,肆無忌憚的威脅和冷漠,無處不在的控制與安排,消耗的不僅是孩子心中的熱情和樂趣,更是親子關係中的支援和信任。 要想保持親子關係的親密關係,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需要的尊重和自由,讓他們自由地展翅高飛,快樂成長,讓孩子認識你、理解你、愛你、感恩你。 父母和孩子互相尊重,互相成就,這是最好的愛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