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預示著團圓和熱鬧,承載著親情和友情。
春節不僅意味著家庭團聚,也預示著探親訪友的開始。
但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年輕人的思想也在發生變化。
春節前夕,不少年輕人提出取消今年春節期間探親訪友,有的年輕人甚至表示願意成為“破親親”。
一切似乎出乎意料,但有道理。
小時候大家都喜歡去親戚朋友家玩,因為去親戚家玩,不但能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還能拿到紅包。
童年的春節總是那麼熱鬧,沒有煩惱。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探親訪友習俗的看法和感受也在發生變化。
對於今天的許多年輕人來說,春節探親訪友已經成為一種負擔。
一方面,隨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春節假期成了難得的休息時間,很多年輕人寧願和家人共度時光,也不願帶著各種親戚的宴會到處跑。
如今,法定的春節假期只有一周左右,忙碌了一年的年輕人終於有空了,但由於探親訪友的習俗,從初中第二天開始就要奔波於親戚之間。
還沒來得及休息,假期就結束了,他們只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上班,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
另一方面,面對長輩的“關心”,比如催婚、詢問工作,也讓年輕人感到壓力很大。
我的朋友小王是90後白領,對別人來說過年是一件喜事,但對他來說,過年就相當於考了,因為每年春節回家,都要面對七姨八姨的各種詢問。
“我真的很想回家和父母在一起,但每次回家,我都要面對各種親戚和審訊,這讓我感到疲憊,”他說。 有時我在想,如果我能取消對家人和朋友的探望,與家人和平共度新年,那該有多好。 ”
我想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的共同感受。
近年來,網際網絡上出現了乙個新名詞——斷絕親屬關係。
它主要是指一群對親戚感到厭惡,不再想與他們交往的年輕人。
在各大社交網路上,“過年是否取消探親訪友”的話題也一直很熱。
不少網友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親人的依賴逐漸減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自我成長和愛好上。
也有不少網友擔心,如果年輕人普遍選擇“斷親”,會對家庭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寫道:“探親訪友確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很大,時間也很緊。 如果能自由選擇是否探親訪友,相信會更有利於家庭關係的和諧。 ”
親情和友情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基石,一直受到人們的珍視和尊重。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今天的年輕人面臨的壓力和選擇與過去大不相同。
在傳統觀念中,親情和友誼被賦予了極其深刻的內涵。
親情,即家庭之間的血緣紐帶,是人生中最原始、最純粹的情感; 友情是朋友在生活中建立的深厚友誼,是人生旅途中的寶貴財富。
然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和價值觀的多樣化,逐漸讓許多家庭和友誼變得無味。
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親戚朋友不再是彼此相愛的一群人,而是互相比較,可以給彼此帶來壓力和不快樂的人。
在不愉快的相處情境中,許多年輕人想放棄探親訪友的習俗,閉門造車地過自己的生活。
沒有人願意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親朋好友,年輕人選擇斷親、拒親訪友,不是因為不在乎親情,而是出於無奈而選擇。
生活在快節奏的社會中,年輕人本身就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如果再加上總是給自己帶來負能量和壓力的親戚朋友,那麼他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艱難,他們的心態也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
對他們來說,選擇斷絕親人其實就是在拯救自己。
春節期間探親訪友的過程,確實會給一些年輕人帶來相應的煩惱和壓力,但“破親”並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如果我們想在現代社會繼承親情和友情,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樹立正確的三觀,建立舒適的關係。
親戚朋友聚在一起,互相聯絡,分享過年的喜悅,而不是為了互相比較或互相阻擋。
記住這句話,大家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要惹親戚朋友。
少說壞事,少問別人的私隱,炫耀你的成功。
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時,只會有歡樂的聲音,不會有負面情緒。
另一方面,創造創新的方式來慶祝新年。
對於那些選擇變得“脫節”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不想完全拋棄親情,而是想以更獨立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
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更願意與親人保持聯絡,更注重春節期間與家人團聚。
一位05後大學生說:“我不排除探親訪友,但我更喜歡和家人一起度過春節時光。 我還能夠通過我通常的**和**聊天與我的親戚保持聯絡。 ”
“有時親戚會因為瑣事發生衝突,這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她補充道。 我希望能夠以更簡單的方式慶祝農曆新年,讓我的家人更加輕鬆。 ”
農曆新年應該是乙個輕鬆的節日,以最輕鬆的方式度過它是可以理解的。
春節喜慶,不管有沒有探親訪友,都祝大家春節快樂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