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幾百公尺的街道上,有七八家藥店。 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國零售藥店數量已達62家30,000,與2012年的440,000相比,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十年內增長了近50%。 這種激增的背後,主要是由於我國實施了醫藥分離改革。
過去,患者在醫院買藥是常態,醫生的建議幾乎是決策的唯一依據。 但這種模式容易導致“藥換藥”的問題,醫生可能會因為依賴藥品銷售收入而過度開藥,這不僅導致患者用藥不合理,還可能滋生腐敗,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因此,藥物分離是全球範圍內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打破“醫療”和“醫藥”之間的經濟鏈條,中國從1997年開始探索相關改革,並不斷發布相關政策檔案。 2016年,“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醫藥分離,此後改革步伐明顯加快。 隨著政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藥品從醫院轉移到藥房,患者在獲得診斷證明和處方後,可以直接在藥房購買所需的藥物。 這種變化為藥房賦予了新的生命。
對藥品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穩定需求,使藥店成為一種相對容易的商業模式。 與超市類似,藥店主要銷售常用藥品、保健品等,保質期長,易於儲存。 此外,藥品的利潤率相對較大,通常在10%至40%之間,而營養保健品的利潤率甚至更高。 與其他門店相比,藥店的運營成本主要包括租金和員工工資,因此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
近年來,全國藥店數量不斷增加。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當許多實體店面臨困難時,中國藥店總數仍保持正增長。 然而,從長遠來看,市場會自動調節藥店的數量。 當藥店太多,供過於求時,開藥店的盈利能力就會下降,自然會導致藥店數量的減少。
然而,藥店的快速擴張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有消費者表示,在某些藥店購買藥品時,曾遇到過度推銷的情況。 例如,當他們只有輕微的頭痛時,銷售人員強烈建議購買多種藥物。 其他消費者表示,在給孩子買感冒藥時,店員在得知可以使用醫保卡後,推薦了**藥。 這些現象引起了公眾對藥房道德水平的關注。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呼籲藥房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合理的藥物建議和服務。 藥店作為患者獲取藥品的重要渠道,是患者健康的最後保障。 同時,患者也應提高用藥知識,學會區分不同藥物的優缺點及其成本效益。 在購買藥品時,可以參考不同人的建議和藥物推薦,貨比三家,與網上**對比,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