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讓王金山活了下來
1969年,在南京火車站,兩位將軍在火車站迎接了一位特別的人。 從火車上走下來的是乙個中年男子,他深吸了一口氣,用複雜而嚴峻的表情凝視著前方。
他左手拿著乙隻鴨子,右手拿著乙個小男孩,穿著一件褪色的舊軍裝。 這名男子身後跟著一名抱著孩子的女人。 乍一看,這個男人看起來像乙個來城裡探親的農民。
沒想到,兩位將軍立刻跑到中年男子身邊,用標準的軍禮向他行禮,並喊道:“老首長,你辛苦了,徐司令讓我們來接你。 ”
中年男子笑著向兩位將軍打招呼。 那麼,這個中年男人是誰呢? 他是中國著名將軍許世友、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楊成武的戰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傳奇將領王金山中將,素有“王瘋”之稱。 他16歲加入紅四方面軍,在一次戰鬥中,他舉起大刀衝入敵陣,與數倍於敵人的激戰。
他的英勇戰鬥得到了戰友們的一致認可和欽佩。 憑藉出色的軍事功績,他先後擔任營長和團長。 在紅四方面軍對川軍的六方圍攻中,他憑藉巧妙的策略,成功擊敗了敵人的乙個師,活捉了敵人的乙個師長,扭轉了戰場上的局勢,取得了勝利。
他的事蹟在紅四方面軍中被稱為“王者瘋子”,但實際上他是一位指揮能力出眾的軍事將領。
抗日戰爭期間,王金山率領乙個團兵馬返回延安協助防禦。 當他們走到山西臨汾東羅村時,遇到了日軍。 王金山率領部隊埋伏在漢羅村山谷中,等待日軍的到來。
當日軍車隊進入伏擊圈時,王金山命令士兵投擲手榴彈,全團的輕重機槍也向日軍猛烈開火。 這次突襲讓日本人措手不及。
王金山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離日軍重兵很近,於是命令全團對剩餘的日軍進行刺刀衝鋒。 最終,他們成功地摧毀了日軍。
戰後,王金山發現這支日軍原來是日北方面軍的野戰觀察組,包括服部直美少將在內的6名聯隊司令官在戰鬥中陣亡,人數達到120多人。
解放戰爭時期,王金山任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員。 在劉鄧大軍到大別山的第一次惡戰中,王金山親自指揮,最後在大陽河戰役中,他向劉鄧首領下達了軍令,說要不惜一切代價消滅眼前的敵人。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說,如果還剩下乙個團,他願意當團長; 還剩乙個連,他願意當連長。 最終,王金山的第6縱隊成功殲滅了重組後的第3師,瓦解了**防線,使第6縱隊成為野戰軍的主力。
在解放軍攻占襄陽的戰鬥中,王金山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智慧和勇氣。 他打破了歷朝攻襄陽的做法,採取“倚山攻城,虎挖心”的戰術,成功集中主力攻打襄陽核心陣地,不到兩天就攻占了軍城襄陽,殲滅守軍二萬餘人。
這次攻勢打了敵人乙個措手不及,顯示了王岐山傑出的軍事領導能力。 1949年,王金山任第二野戰第三兵團副軍長、第十二軍軍長,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配合秦繼偉參加上甘嶺戰役,擊敗美軍,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然而,在1952年,王金山因違反紀律和規定而被降為上校。 儘管如此,他的軍事成就和勇氣仍然受到廣泛讚譽。
1955年,40歲的王金山成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然而,他的個人問題導致他被解雇,從中將降為上校,並被派往農場擔任農場主任。
他的妻子與他離婚,**也因為身份差距離開了他。 在農場的日子裡,王金山的處境十分艱難,但他的兩個下屬蕭永銀和尤太忠,以及他的老上司許世友,一直堅定不移地支援他。
雖然感情生活一波三折,但身邊的工作人員黃慎榮選擇了他,兩人結為夫妻,生了孩子。 蕭永銀經常去看他,帶他去看電影《上甘嶺》,王金山因為電影中的犧牲而痛哭流涕。
蕭永銀建議王金山寫信給**認錯,許世友司令會幫他。
許世友對王金山的欽佩之情溢於言表,他將信轉交給***,並極力推薦王金山擔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 最後,大人還是答應了許世友的建議,許世友回到南京後,立馬派人去迎接王金山,蕭永銀和尤太忠去南京火車站迎接他。
這一幕的出現,映襯出他們之間珍貴的同志情誼。
肖永銀、尤太忠陪同王金山等家人到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家中度過了難忘的時光。 許世友將軍拿出珍藏多年的茅台酒,為王金山復出和家人的到來舉行了親情宴,並祝願他在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的新崗位上一帆風順,表示對他充滿信心。
當他得知王金山的住所簡陋,不足以容納他全家時,許世友將軍慷慨地提出將自己的房子借給他居住。 當晚的家族宴會上,四位將軍盡情喝酒,彷彿回到了硝煙繚繞、戰馬纏身的日子。
除了興奮之外,他們還相擁而泣,喜極而泣。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可能很難完全理解他們的同志情誼,但我想這大概就是生死攸關的同志情誼。
在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期間,徐世友非常關心王金山的身體狀況。 1977年,王金山被診斷出癌症,徐世友立即從廣州軍區派出一隊醫學專家到南京服侍。
儘管如此,王金山還是於1978年5月10日病逝。 在王金山的追悼會上,許世友為了恢復王金山的名譽而要求**(當時王金山還沒有完全平反)。
鄧鞏得知王金山去世的訊息後,非常震驚,對王金山在戰爭年代的功績深有感觸,特命按照主軍區的規格為王金山舉行追悼會,並為他寫了題詞:“一代將軍”。
王金山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英雄形象和傑出的軍事功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