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堂課 新學期伊始,家長群裡的討論爆了。 家長們紛紛抱怨早起為孩子準備早餐的辛苦,孩子學習的壓力,以及他們自己的各種壓力。 一位資深班主任朋友總結了四點建議,讓家長們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他們與孩子和平相處。
首先,不要和你的孩子打架。 有乙個12歲的男孩調皮搗蛋,不聽話,父親一遍又一遍地教他,男孩從來不聽。 父親非常惱火,用暴力糾正男孩的問題。 有一次,男孩半夜回家,父親打了他兩巴掌。 男孩把頭向後仰,用憤怒的表情瞪著他的父親。 父親繼續尖叫,但男孩保持沉默,只有眼裡含著淚水。 父親以為男孩這次軟化了,沒想到男孩趁父親不注意就離家出走了。 經過警方的多次搜查,男孩得以安全回家。 當警察問男孩為什麼離家出走時,男孩流下了委屈的淚水,說:“爸爸經常打我,我只想給他乙個解雇。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親子關係中,打架不是好辦法,用柔和來克服剛性更為有效。
第二,不要嘮叨。 乙個母親總是把一句話重複五六遍,以便讓女兒記住一些東西。 然而,這個假期,女兒對她的話充耳不聞。 後來,這位母親諮詢了女兒的班主任,得知問題出在**。 事實證明,隨著孩子的成長,如果父母仍然像小時候那樣在孩子耳邊嘮叨,孩子不僅不聽,還會引發孩子過早的叛逆。 父母苦澀的話語和嘮叨的話語,就像唐僧念的咒語,只會讓孩子越聽越惱火,漸漸遠離父母。 與其不停地說教,不如多給孩子一些理解和信任,讓他輕裝上陣。
第三,不要激動。 一對母女之間的對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女孩數學成績不好,只得了50分。 媽媽張嘴諷刺道:“吼! 你真是個天才! 如果你再這樣做一次,你就不必去上學了。 待在涼爽的地方! 因為母親的“興奮”方式,女孩感到痛苦。 應用心理學專家李金波說:“我只在一本兵書裡見過激進將領的法門。 只有一種物件:敵人。 只有乙個目標:刺激敵人。 但是如果有家長用激進的方法把孩子培養成人才,那就和激進的方法無關了,也就是說,孩子本身就很強。 “對敵人使用與教育兒童相同的方法是錯誤的。 父母要用溫柔堅定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激發他們的內在力量。
最後,不要大喊大叫。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有這樣的感受:“吼寶寶一會兒涼,一會兒就後悔了”。 當孩子不聽話,一吼大罵,孩子確實老實多了,但吼叫造成的黑傷口,會為孩子的成長埋下隱患。 忍受父母的吼叫和責罵的孩子,心中的恐懼和絕望程度堪比被幾隻老虎逼到牆角。 別再大喊大叫罵罵咧咧,“耳語教育”是家長的必修課,也是家長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孩子會感受到被愛的幸運,也會學會愛別人的能力。
當父母情緒穩定時,家庭就會溫暖,孩子就會安心,得到進一步發展。 林語堂曾說過:“乙個思路清晰、情緒穩定的人,會給人帶來安全感。 “情緒穩定是孩子培養良好品格的最佳營養。 每個孩子的身體裡都有乙個杯子,需要充滿愛、關注、關懷和理解。 父母是給孩子裝滿杯子的最佳人選。 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父母,自然會養育出溫柔、積極進取的孩子。